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周刊 > 眼界周刊 > 正文

垃圾分类方便 安全不能随便

2020-9-20 11:07:49 来源:山东商报

  近日,垃圾分类又成了热议话题。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新风街一号院上线了人脸识别垃圾桶,预先完成注册的居民扔垃圾时,垃圾桶将用数秒的时间自动“刷脸”。在识别出居民身份后,垃圾桶盖打开,还能根据垃圾重量为居民返还一定积分。


  其实有关垃圾分类的“黑科技”,已经屡见不鲜,而人们在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对此产生了一些质疑,“人脸识别”便是如此。个人信息、隐私安全等方面的担忧,也是垃圾分类结合科技的推行中,难免遇到,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邹通


  “刷脸开盖”时代开启?


  垃圾分类工作,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命健康,关系城市的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垃圾分类的推广,高科技加入也势在必行。


  “人脸识别”进入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在全国范围内来说,并不是新鲜事物。这种“刷脸开盖”的垃圾投放方式,据称代表着垃圾分类“智能化”方向,除了北京,上海、三亚、厦门等地也都有垃圾分类人脸识别的试点案例。


  “刷脸开盖”的智能化方式,有其诸多优点,在完成注册程序后,垃圾桶就可以智能判断投放者的身份,只要走到垃圾桶前,系统识别后就会自动打开分类投放口,无需手动翻盖,非常便捷卫生。


  “人脸识别垃圾桶”的初衷是识别投放者,并进行积分奖励。正确分类垃圾还有积分奖励,让整个垃圾分类过程更加完善,给予了居民正面的激励反馈,鼓励大家对垃圾进行分类。


  此外,由于目前大量垃圾分类垃圾桶还需要专人值守,人脸识别技术的加入,配合垃圾分类辅助软件等,可以极大提高居民投放垃圾的效率,并能大大降低人力工作量,在垃圾分类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双向服务提升效率


  将“人脸识别”引入垃圾分类管理,是一种“双向服务”,不单是服务投放者,同时对于监管者而言,也是一项重要的服务功能。因为“人脸识别”具备不可替代,且容易追溯的属性。这样一套系统可以将人脸和垃圾“对上号”,实现非督导时间垃圾分类的精准督导。


  人脸识别系统将传统监控中唯一的时间轴,变成了时间与人脸纵横交错的监控网,以“人脸”为节点的大网,过滤掉了无效时间和无用画面,精确地留下了垃圾投放的人脸画面和录像。


  监控与人脸识别相配合,实现事件的快速查找和定位。如此一来,可以精准获得每一个独立用户垃圾桶的重量以及数量信息,不仅可以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区分,而且可以更好地统计垃圾数量,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处理、回收。


  与此同时,垃圾分类管理也可以借此实现大数据的应用。每个小区、每户居民的日、月、年垃圾投放总量都会有大数据进行记录和投递情况排比,通过投放次数、投放重量等来统计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情况,对积分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会进行奖励,针对排名靠后的居民,工作人员通过上门宣传等方式帮助居民提高垃圾分类意识,争取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垃圾分类的那些黑科技


  垃圾分类引入高科技,并非“大材小用”,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诸如“人脸识别”这样的高科技,可以给垃圾分类管理带来更高的效率和监管。要知道,垃圾分类看似只是改变传统的处理办法,背后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目前垃圾分类管理方面面临的难题还是不少,比如管理人员不足、分类精准投放率不高、垃圾外运不及时等等,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垃圾分类的效果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解决这些难题,固然要靠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和志愿者等的不懈努力和贴心服务,但要系统性地解决多头问题,实现全面精细化管理,科技的力量必不可少。实践中,运用科技手段的最直接效益在于减少监管成本,比如上海建成垃圾分类全程信息化监管平台,谁把垃圾扔在箱房外,谁分类投放不准确,在居委会的信息后台中一目了然。从这个角度来看,用好科技手段,也体现了社区治理的“绣花功夫”。


  如今的中国飞速前进,应该看到,伴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飞速发展,科技在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上大有可为。同时也要明白,当前社会治理的科技化智能化还有很大空间,存在着一些制约科技力量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短板。有观点就指出,垃圾分类管理中就有许多值得研究和应用高科技的地方,如下水道厨余垃圾处理器能否普及安装?除了投放端,在分拣、破袋、回收处理等环节能否进一步提升自动化?能否通过物联网跟踪垃圾分类处理的流程和效果?拉直这些问号,方能提升垃圾分类工作的便捷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相关部门既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鼓励更多新技术应用,也要在打通数据壁垒、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为智能化协同治理提供良好环境。


  垃圾分类是对社区治理水平的一次测试,也是促进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的契机。社区治理精细化,不仅需要人情味儿,也需要科技范儿。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个社区都能成为一个个神经元细胞,共同联接成智慧城市的“大脑”,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消除隐患才能放心用


  科技应用到垃圾分类管理中,非常有益,也十分必要。只是在科技的运用中,同样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必须得到有效解决,方能让居民在体验科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消除疑虑。就拿“人脸识别”来说,涉及到居民个人信息和安全隐患的问题,就必须引起重视。


  就在“人脸识别”逐渐广泛应用到垃圾分类的同时,外界也有观点对此提出了质疑,人脸识别技术涉及最为敏感的人体生物数据采集,现实中,它被应用于公共安全领域,是公民隐私为了公共利益作出的不得已让渡。但即便如此,也引发了各种隐忧。如今,垃圾分类也引入人脸识别,是否真的有必要?收集上去的面部数据,如何保存,会不会被滥用?垃圾桶长期放置于室外,倘若管理不善,会不会导致数据被窃取的风险?


  有观点认为,“‘人脸识别’ 并非垃圾分类管理中的‘必需品’,不少地方都有类似的垃圾分类的积分奖励,并不是都必须通过人脸识别来实现,比如大多地方都是志愿者协助。退一步说,真要智能化,通过刷卡,刷二维码,都可以进行积分的计算和兑换,实现和‘人脸识别’同样的功能。”


  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隐忧,确实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在多样化手段存在的情况下,“刷脸”并非唯一追溯途径,且从维护成本来说,“人脸识别”也相对昂贵。从长远角度考虑,作为居民素质养成的过渡期,激励和追溯都是让居民逐步树立垃圾分类意识的方式和手段,但这一切也要建立在尊重和保护公众隐私等权利的基础之上。就拿近邻日本来说,激励机制较少,也并未影响垃圾投放的“分类习惯”,而“人脸识别”更是显得没有必要。


  因此在今后的试点当中,首先解决信息安全隐患问题,让居民在没有后顾之忧的前提下,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