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周刊 > 领读 > 正文

不一样的辛弃疾

2020-8-8 8:18:48 来源:山东商报

  说起辛弃疾,大多数人所熟知的是他的诗词,比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豪迈之风,也有“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的优柔之气,也有“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童趣之味。通过这些风格不同的诗词,我们将他看做是一个多面的诗人。其实不然,脱掉这件诗人的外衣,他还是一个忠义的侠客,更是一位爱国的志士,这本关于他的传记中,会给读者展示一个不一样的辛弃疾。

 

  辛弃疾出生于世代的仕宦之家,爷爷和父亲都是有一定名望的人。不幸的是,他身处宋金两国交兵之年,父亲又在他幼时被金人杀害,从小就背负了杀父之仇。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这样精彩的身世是必然不会错过的。除此之外,开篇部分作者还用寥寥几笔概述了当时济南乃至全国的地理格局,为后面书写辛弃疾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做了良好的铺垫。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人,辛弃疾的身上流淌着北国的血液,但是他的国家却偏安在南方的一角,他的诞生必然给整个家族都带来了希望和生机,从起名一事就能看出,这定是一个饱受关注的孩子。“弃疾”二字,既包含了家人对他一生无病无灾的愿望,也表达了他应为国家祛除病症的企盼。

 

  纵然身负如此重任,辛弃疾的童年也与其他调皮的男孩无疑,用好奇的眼睛打量整个世界,还时不时逗一逗所到之处的猫猫狗狗,也和其他的小孩一样备受家人的关爱。

 

  小弃疾抓周的那一段写得极有意思,本以为一代文豪抓个毛笔挥舞几下也就完了,没想到还盯着墙上的剑不放了,真是自小骨子里就有“剑胆”。

 

  除了“剑胆”,尚有“诗心”。年轻时的辛弃疾一腔热血全都撒在了收复疆土之上,偶尔写两首诗词倒也不错。但辛弃疾的经典之词大多作于南渡之后,从这本传记中作者所提到的诗词创作也能看出,本书的后半部分穿插的诗词较多。

 

  辛弃疾带领着部下也打了几场胜仗,但当朝的皇帝却不予以重任。随着叶衡、张栻等主战派人士的一个个陨落,辛弃疾在朝野的位置越发尴尬,他越来越觉得内心复兴的大业难以完成,厌倦之情就此产生。

 

  人就是这样,如果在一件事上看不到什么希望,原本热血和疯狂的念头,就会被现实打压得尤其惨重。虽然他是一代文豪也是军事奇才,但在这件事上却与常人无异。

 

  这部传记的亮点虽然在于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但更在于作者给读者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辛弃疾,而不是一个标准、刻板的“完人”。

 

  辛弃疾贩卖牛皮一事被朱熹搞得人尽皆知,这理由也甚是有趣——辛弃疾娶妻纳妾、赡养众多子女,加上交友花销,还要在上饶盖房修楼以备归隐之用,单纯靠官方的俸禄远远不够。加上他平时出手大方,花费就更多于一般官员。

 

  读到这儿,就感觉是一个只穿格子衬衫的程序员破天荒地换了一件花衬衫,辛弃疾还是辛弃疾,只不过让我们看到了更接近普通人的一面。即使是一代文豪,一任侠客,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也有资格去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这部传记越到后半部分越有趣,辛弃疾不再执迷于官场,作者也不再描写丰功伟绩,倒是将笔锋转向了其他的角度。比如写了辛弃疾和陈亮的往来,也表现出辛弃疾惜才的一面,陈亮虽然在文学上的造诣比不上辛弃疾,但也是后世所推崇的“辛派词人”的代表。再比如,辛弃疾和大儿子辛稹关于归隐一事的互动,儿子竟然为了让父亲为后代多留些产业劝他在现有的职位上多干几年。辛弃疾为此还写了一首词来教育儿子,展现了他慈父的一面。

 

  纵然辛弃疾的晚年过得并不畅快,收复大业未成官途不顺,友人接二连三遭殃离世,子嗣尚小不成气候……但一个人的一生只有短短几十年,得一事业,得几好友,陪伴家人,足矣。

 

  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剑胆和诗心,还很接地气儿的辛弃疾,通过这本书,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剑胆诗心北国魂》,赵林云/著,济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