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牛郎、织女、天河等关于爱情的关键词和故事至今仍被广为传颂,起源于汉代的七夕乞巧节如今成为了最具浪漫色彩的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佳节将至,不妨透过博物馆里的馆藏文物,回溯历史,跟随古人的足迹,走进文物中记录的浪漫七夕。◎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许倩
七夕乞巧,诉尽离愁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句东晋葛洪《西京杂记》 中的记录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在古代,七夕乞巧的习俗在各种文物中得以记录。
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清乾隆《缂丝七夕乞巧图轴》 三分之一处似牛郎、织女在天上鹊桥相会,画中间楼中妇女或凭栏远眺,或对空乞巧。馆藏的另一幅《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七月乞巧》是表现雍正皇帝日常生活的作品,为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的顺序排列中的组图之一。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宋代《汉宫图》是一幅扇形式的小册页,画面中描绘了汉宫的七夕故事,将宫娥彩女们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七夕,登上穿针楼乞巧习俗刻画得栩栩如生。
在古代,七夕节除了鹊桥相会的故事,民间还有很多习俗,比如喜蛛应巧、为牛庆生、晒书晒衣、吃巧果等。《杨园苑疏》记载,汉建章宫有太液池,池西有汉武帝之晒衣阁,每到七月初七,宫女必登楼晒衣。此为七夕晒衣之缘起。到了魏晋,七夕晒衣的习俗已相沿成风,并相当程度地演变为官宦人家夸富斗富的一种表演。
鸳鸯对枕,白首不离
鸳鸯常被用来比喻人间美好爱情的绝唱。鸳鸯的图案,在世人眼中,正是白首不相离的美好愿望。
山东博物馆馆藏的清白玉鸳鸯玉质莹润,呈白色。局部有沁斑,雕一鸳鸯作俯卧回首状。鸳鸯口衔花枝,尾部装饰回字纹,身饰羽毛状纹饰。整体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叼着花的动作俏皮生动。鸳鸯叼着花想要送给心上人的样子,像极了初见爱情的模样。馆藏的另一件清粉水晶鸳鸯水晶呈粉色,内部有绺,整体采用圆雕手法,鸳鸯头部上扬,头部翎羽上翘,两翅膀向后收拢。这样精美的粉水晶鸳鸯,即使是放到当代,也依旧美得不可方物。
在民俗文化中“鸳鸯”也是无处不在,古人布置洞房,年画窗花,同样喜欢以鸳鸯作为题材来创作。山东博物馆藏清道光斗彩鸳鸯卧莲碗,口微侈、深弧壁,无足墙,墩式碗。内口沿一周梵文,外口沿一周云龙赶珠纹。内底、外壁饰荷塘莲花叶纹,有鸳鸯游戏期间。底青花六字三竖行“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一对鸳鸯游戏莲间,展现出鸳鸯欢快的相互嬉戏的样子。现藏于首都博物馆的白玉鸳鸯柄圆盒出土自北京市密云县清代乾隆皇子墓,圆形盒上圆雕一对鸳鸯,口、胸相连,以均匀的细阴刻线琢出冠,眼,羽毛,盒为子母口,鸳鸯却是平剖为二,打开时分为两对鸳鸯。
执手相望,鹣鲽情深
古人表达爱情大多含蓄内敛,但如今我们依旧可以从文物中,探寻到古代寻常人家关于爱情的蛛丝马迹。青岛市博物馆馆藏的《明张路鹣鲽图轴》 即将亮相山东博物馆“妙染寻幽——山东省古代绘画精品展”,画面中一对鹣鲽情深的夫妇,丈夫是头戴幞头,留有飘髯的中年仕人,正微微侧身,双手与其夫人相搀。
屏风后一侍女正俯身往炉内添香,另一侍女蹲坐着正摆弄炭火上的酒具作温酒状,一只黑尾白猫回首侧望绣墩上的菜盘,画面充满温馨和谐的生活气息。不难想象,这样的深情场景,也许每天都在这个平凡的中年夫妇家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