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解码国家战略下的沿黄新蓝图

2020-8-19 9:37:38 来源:山东商报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大河滔滔,哺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以水为媒,随着去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后的近一年时间里,一场“反哺”黄河的画卷在沿黄九省区相继着色,黄河流域的新篇日渐清晰。

 

  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跟随黄河的“几”字形脉络前行,可以看见,一幅集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黄河新蓝图正在描绘。与之相对应,治理与规划的推进也正擘画着沿黄九省区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许倩

 

黄河壶口

 


  布局生态保护先行棋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黄河先后流经九省(区),自三江源蜿蜒而来,穿越黄土高原后夺中原飞流直下,与各地地形、风光交融形成了不同的景观特色。不论是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还是文明演进来看,黄河的“母亲河”地位和意义都不言而喻。

 

  于历史而言,百年前起黄河水在人们的脚下奔腾不息;思及当下,沿黄城市同饮一河水,共谱黄河谣。这是自然赋予的宝贵资源财富,也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与使命。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自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一盘棋中又一重要谋划,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开创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专题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那次会议也透露要“编好规划、加强落实”。今年全国两会上,“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黄河”成为高频词的同时也释放一个信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蓝图正渐趋清晰,落实的具体举措也在实质性推进。基于此,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行动在沿黄省(区)切实推进。在今年沿黄各省(区)两会期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高频词,频频提及的背后是群体性重视与推进的切实体现。

 

  黄河的发源地青海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扛起“源头责任”和“干流担当”,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守护好长江黄河的健康安澜。同样作为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的四川明确增强上游意识、建设生态屏障,加强黄河流域及川西北高原湿地草原生态保护。

 

  “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的重大原则,甘肃提出突出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强化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奏好甘肃乐章。处于黄河“几”字形交汇处的宁夏和内蒙古围绕黄河上下游的一体化发展,提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行至黄河中下游地区,沿黄省区更多地聚焦黄河流域的谋篇布局,从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案等方面细化落实。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四省均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做出了具体部署。

 

  大河滔滔,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步履坚定且一往无前。

 

  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

 

  在沿黄各省(区)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当下,沿黄河流经的“几”字形脉络前行,可以看见,一幅集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黄河新蓝图正在描绘。

 

  处于黄河上游与中下游交界处的内蒙古自治区,破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时将目光锁定在了高科技手段上。6月2日,内蒙古发改委“基于大数据指导下的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法课题研究项目”进入方案编制阶段。项目将全面调查与分析黄河流域内蒙古段近10年水、土、气、植物、动物等自然资源和生态基础动态变化数据信息,进而精准识别生态问题及待修复区域,通过绘就“生态一张图”,通过数据解码黄河流域的生态内容。

 

  目标需要用行动来支撑落实。基于此,越来越多的省(区)因地制宜,结合区域内黄河流经的实际情况将行动落细落实。今年1月,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谋划实施沿黄生态廊道、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等重大项目;3月初,《2020年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出台,突出生态保护、污染防治、水资源高效利用、高质量发展、文化旅游等领域并进行重点规划。

 

  作为沿黄九省区唯一地处东部、唯一沿黄又沿海的省份,山东在“黄河战略”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如何守护好黄河三角洲这块“宝地”也早已成为布局谋篇中的重要一环。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扬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龙头,高水平编制规划实施方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沿黄国土综合保护,狠抓黄河水体、河岸、河口、黄河故道系统治理,实施好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建设好东营河口湿地、济齐湿地,高标准抓好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东平湖滞洪区安居工程,高水平建设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规划建设千里生态廊带。以此为依托,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雏形渐起。

 


  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大河滔滔,涓滴汇流。黄河流域作为一个整体,需要集各省区优势资源,共谋黄河新时代。基于此,沿黄各省区也加快了深挖当地资源谋划协同发展的步伐。

 

  6月19日,山东省沿黄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普查调研动员培训会召开,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山东沿黄地区生态保护现状以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同样是6月,山东还成立了黄河文化经济发展促进会成立大会,通过做好黄河文化研究、服务经济发展、生态环保、黄河旅游开发等方面工作,来推动山东进一步融入黄河发展国家战略,推进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要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开展黄河文化宣传,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以现有优势资源为依托,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正成为沿黄各省区的共识。

 

  今年年初,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的2020年文旅厅工作要点中明确了对黄河文化的梳理与传承建设工作。编制《山东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开展山东黄河流域、山东淮河流域文化文物资源的调查梳理以及重大工程、科研项目的策划遴选等工作,推进黄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工作,推动10家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系列目标指明了黄河文化山东探索的新方向。

 

  同样的目标也在其他省(区)的规划中细化成型。“制定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加强与中部省份、沿黄省份、周边省份合作”“推进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沿黄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以及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自西向东,在黄河流经的7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场关于黄河文旅协同发展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列入国家战略的近一年的时间里,从政策出台、调查研究到项目推进,沿黄九省区以水为媒,共谋大计,合力奏响集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新时代黄河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