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医路薪火相传

2020-8-19 9:05:13 来源:山东商报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在此之际,记者采访了省城多家医院各个科室的医者,通过他们的故事,来讲述医术传承。时光荏苒,科技日新月异。然而不管怎么变迁,作为一名医者,无论是60后、70后,还是80后、90后,不变的永远都是,要有一身硬本领,要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这既是他们共同的初心和愿望,也是医路薪火相传的原则和追求。◎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刘庆英

 

李培杰

魏峰涛

季翔

霍滢

  

  60后李培杰: 做一辈子儿科医生,很满足

  

 

 

  “能做一辈子儿科医生,我很知足;能给小患者看好病,我就高兴……”这是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一区的李培杰,从医35年来始终不变的初衷。而因为医术精湛,亲和有耐心,李培杰不仅成为科室同事们的偶像,也是患者及其家人口中的“网红爷爷”。

 

 

  说起从医路,李培杰笑说自己是误打误撞进入医学领域,没想到一进来就爱上了这一行。“当年高考时,数学满分,成绩很好。”当时,李培杰一心想要报考山东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回家当老师。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李培杰的人生轨迹。“父亲突然因为脑溢血去世,家人觉得离家近点上学花费少,就报考了青岛医学院。”就这样,李培杰开始踏上学医之路。“虽是误打误撞,但真学了以后就喜欢上了这一行。”因为李培杰觉得,能为患者解除病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在儿科兜兜转转35年,从常见病到疑难杂症,李培杰都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李培杰记不清曾救治过多少危急患儿,也记不得获得多少点赞致谢。去年,就曾有三位“不速之客”,特意从四川赶来向李培杰致谢。原来,那是他18年前抢救过的一个小患者,如今考上了大学,特意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当时还是个小不点,如今已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时隔多年,如果不是特意提醒,李培杰已不记得,没想到患者一家人还记着自己,而且还特意不远千里来当面道谢。对于小女孩一家人的感谢和信任,李培杰也很感动。

 

 

  “作为一名医生,就要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这是李培杰从医的信条,也是他坚守的原则。因为有耐心,态度和蔼,李培杰也成了患者圈口口相传的“网红爷爷”。“有时候去查房,总有小患者闹着让我抱,不抱都不愿意。”说到此,李培杰禁不住笑了起来,其实,跟孩子打交道很单纯,而工作也让李培杰变得简单。同学常“嘲笑”他还像个孩子一样,而李培杰则笑说,这可能也是一种职业病。“没办法,这辈子是改不了了,只要能给人看好病就觉得高兴,能干一辈子儿科医生就很知足了,其他的都不重要。”

 

 

  70后魏峰涛:将心比心,真心对待患者

 

 

  病人呼吸困难,无创呼吸机效果不好,需要气管插管,上有创呼吸机……这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魏峰涛在湖北抗疫时的一个镜头。安排医生插管、指挥吸痰、准备呼吸机、调试设备……作为领队,魏峰涛既要时刻保证每一个队员的安全,还要指挥参与救治,不知度过多少不眠之夜。

 

 

  期间,魏峰涛一段坐在椅子上,仰头睡着的视频,让人心疼不已。那是他到达湖北抗疫的第三天,因连轴转,31个小时没合眼。终于有点休息时间了,又困又累的魏峰涛靠在椅子上,不由自主地向后仰去。时隔数月,再说起此事,魏峰涛只是笑笑说,那没什么了不起的,人人都很辛苦。

 

 

  从医23年,一直在心脏内科,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魏峰涛都见过。说起自己的从医心得,魏峰涛脱口而出,医病也要医心,不仅要从生理上为患者解除病痛,还要从心理上给予其关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靠的就是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这是一个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魏峰涛说,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信服,才能真正为患者解除病痛。而对于患者的心情,魏峰涛也很理解。“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想一想,将心比心,用真心对真心,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信任。”职业生涯中,魏峰涛收到过太多患者的感谢,而往往,魏峰涛都会被患者的真诚感动。

 

 

  80后季翔:多会一点,关键时刻能救命

 

 

  早上一大早来上班,晚上七八点钟下班,对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季翔来说,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节奏。“几乎每天平均都得工作十多个小时,即使下班了,有点业余时间,也要做科研。”从选择医学的那一天起,季翔就知道,从医的路不轻松,但他不后悔。“既然选择了,就得坚持做好。”

 

 

  参加工作六年,作为科室里的主力军,季翔最大的感受就是技多不压身。因为见过太多危急重症患者,他深知,对于一位医生来说,能多学一点知识,关键时刻就能救人一命。

 

 

  季翔清楚地记得,去年他曾接诊过的一位四十多岁的患者。“来的时候喘得特别厉害,肺上也有病变,血压也在下降……”硕士、博士期间,季翔学的都是心血管专业,下意识里他觉得患者症状像心包积液。“赶紧给他做了B超检查,结果显示确实有大量心包积液。”抓紧联系介入科同事准备穿刺,又陪同患者赶去治疗。

 

 

  “因为患者病情危急,一个不小心就会引发大出血,手术风险很大,但如果不做的话直接危及生命。”季翔回忆说,正是患者家属的信任,医生才会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拼尽全力救治。“患者来时已是下午五点多,但所有接诊的人都没有下班,一直陪他到晚上九点,手术成功后才离开。”季翔有感于同事们的敬业,也有感于患者家属的信任,更感慨专业知识对于一位医生的重要性。

 

 

  90后霍滢:一身白大褂,能让人心安

 

 

  对于山一大一附院(省千佛山医院)公共卫生科的主治医师霍滢来说,从初中时起,长大后从医就成了她的梦想。

 

 

  “最初有这个想法,是看电视看的。”霍滢不好意思地说,年少的她,每当看到电视剧里医生护士救人,崇敬之情就会油然而生,自己也想像他们那样救死扶伤。如果说,当时只是一时兴起的话,后来陪家人去医院看病的经历,则更坚定了霍滢从医的决心。“当时看到接诊的医生,身着白大褂坐在那里,详细地询问病情,解释病因,就特别能让人安心。”

 

 

  如今,霍滢已如愿从医,曾经的愿望已变为现实。自2016年参加工作至今,四年来,霍滢也体会到了身为医护人员的艰辛。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公共卫生科里的一员,每天进行信息监测,制定防控流程,跟随各位前辈检查各个关口……自腊月二十五开始,霍滢也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的一线。

 

 

  “这是我工作以来经历的最大的事情,辛苦是辛苦,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跟着医院里的各位前辈、名医专家,他们的专业知识、敬业精神,以及与患者的交流,都让我特别佩服,是我以后职业生涯中要学习的榜样。”霍滢说,从决定学医的那一刻起,她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不管是医学专业,还是医患关系的处理,都要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