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青州农民画产业的小康路

2020-7-31 11:04:31 来源:山东商报

  “农忙种田,农闲挣钱”,在山东潍坊青州农民画画院,记者看到这样一幅宣传语。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青州,从事农民画创作的人有3万多人,在他们手中,每年创作农民画50万幅,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


  如今,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下,青州农民画产业的发展作为一张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为青州旅游事业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文/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高玲

 


  青州农民画年销售额逾3亿元


  “我从2016年开始学画画,我画的《舞动剪彩人生》入选2017年‘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49岁的王化芹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青州农民,心灵手巧的她正式学习农民画时间不长,但是成绩斐然:作品《福》荣获“第三届山东省农民书画艺术作品展”一等奖;作品《欢乐的鼓书唱起来》入选“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书画创作展……


  “勤快,善于动脑,具有天生的艺术气质,又不拘泥于某种形式,加上偏抽象,获得专家的认可。”青州农民画画院院长宋晓这样评价王化芹。


  如今王化芹当选为青州农民画协会副会长、青州美协会员,同时,她成立了益荣农民画院,通过画农民画、画墙绘等,为画院里70多名农民画从业者带来每人每年七八万元的收入。农忙时收获,农闲时画画,通过手中的画笔,青州农民描绘着五彩斑斓的小康生活。


  在山东青州,像王化芹这样从事农民画创作的人还有3万多人。青州是中国农民画重要发源地之一,青州农民画历史久远,艺术特征明显,并经久不衰。


  “政府积极推动,激发了农民画画家创作的热情。”宋晓在采访中表示。近年来,青州农民画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认真调研,提出把发展农民画产业作为拉长青州书画产业链,提升农村文化,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来抓。


  到目前为止,青州全市农民画从业者已达3万余人,年创作农民画50万幅,销售额过3亿元,具有中等以上创作能力的农民画作者年平均增收2万元。青州农民画产业的发展作为一张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为青州旅游事业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农民画创作


  文旅融合打通农民画产销链条


  在青州农民画画院,74岁的马季青正在创作《脱贫攻坚奔小康》,画作笔触凝练,色彩丰富饱满,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元素,勾勒出当代村民的美好生活愿景。


  “农民画的是民间农民最常见最普通的贴近生活的画种,画的就是大家身边的故事,心中所想象的丰收的景象、劳动场所等等,农民朋友们都能上手,也喜欢画。”从事农民画创作60年的马季青从小酷爱绘画,逐渐形成“构图饱满、造型夸张、用色饱和”的农民画风格。除了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十大优秀农民书画家这些名号,马季青还是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州农民画”项目代表传承人。


  “我从小就热爱绘画,热爱就是最好的老师。”马季青在采访中表示,农业、农村、农民是创作的沃土。马季青创作的农民画多次在国家、山东省等比赛中获奖。受马季青影响,马家一家九口都迷上了创作农民画。平日里除了和家人一起作画,马季青还向农民画爱好者传授画艺。


  “青州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基础好,画画的人受尊重,有地位。”青州市文联主席赵世华介绍说。


  据了解,一直以来,青州十分注重文旅融合。借助青州丰富的旅游资源,青州农民画与旅游结合,建立产销链条。依托农民画画院开展全市的骨干培训,再由骨干力量深入基层开展培训,“以点带线、由线及面”。同时,在提升广大农民画作者创作水平的同时建立“青州农民画专业人才库”,全面掌握具有创作绘画能力的作者情况。通过以农民画艺术研究院和市农民画协会为创作主体,创作设计与青州景点和特产相结合的农民画样本,将这些样本发放到“青州农民画专业人才库”的成员手中,进行加工复制。此外,依托青州旅游市场,让游客购买农民画作品,以此保障销售对象。目前已组织画师创作了与青州景点和特产相结合的农民画,如云门山系列、弥河银瓜系列、仙客来系列、柿子系列、山楂系列等20多个样品画,与国画、书法相结合,以青州特产为原型创作出的“福”字系列和弥河银瓜系列已开始流水线生产出售,深受游客喜爱。


  依托乡村振兴,农民画产业渐成规模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青州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兴旺,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带动了农民画的发展。”谈及青州农民画产业的发展,青州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同洲如是说。


  2018年以来,为加强青州市农民画资源整合,运用好“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平台载体,发挥农民画宣传作用,在青州开展了农民画上墙活动。


  “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我们的活就多了。现在我们画院经常受邀画墙绘,青州、寿光、青岛这些地方都有业务,甚至河北也有邀请我们去画画的。”王化芹告诉记者,通过画墙绘,她的益荣画院的画师们每年有七八万元的收入。


  据悉,目前青州农民画墙绘已经遍及全市十三个镇、街、开发区,并走出青州、走出潍坊,承接了寿光、临朐、滨州、青岛等周边县市,乃至河北、江苏等省的农民画墙绘,青州农民画墙绘队伍以农民画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一方面对城乡街道进行装饰,弘扬了主旋律,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收入,实现了农民画的经济价值。


  青州市按照“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形成产业”的总体思路,2014年重点抓基础,2015年重点抓人才,2016年重点抓创作,2017年重点抓市场,2018年抓全面提升,2019年抓产业提升,2020年抓深化发展的工作思路。计划到2023年,经过十年的努力,青州市农民画产业形成“百家画廊画院、百家合作社、百家电商公司”的发展规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地推动作用。


  如今,青州农民画开始试水线上。目前,已通过淘宝网、八喜旅游网及全省旅游门户网站上传并销售“青州农民画”,农民画“微店”200余家,通过微信、淘宝等互联网平台,当地农民画产业插上了产业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