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数千年来承载了太多的中华文明和历史文化。这里,有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有雄伟的“千古黄河第一桥”,还有黄河入海处“黄蓝交汇”的奇观等。山东,是黄河入海口省份,有着独特的自然、文化和旅游资源,在当下文旅交融的时刻,黄河文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对此,记者采访了东营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春青、山东旅游行业协会会长王德刚,共话黄河文旅发展。◎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焦腾 实习生 杨岳
黄河文旅资源开发尚处初步阶段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黄河流域途经九省区,山东是入海口省份。从文旅角度来说,山东对黄河文旅资源开发的程度如何,有哪些特点?
王春青:作为黄河入海口,目前,垦利区对黄河文旅资源的开发还处在初期规划阶段。从文旅角度来说,垦利区的生态资源质优而丰富,空间资源优势突出,黄河在冲淤过程中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使得该地区生长着近百种天然牧草和百余种野生药材,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作为中华母亲河入海口,这里的美景和历史文化也十分动人,黄河口文化、石油文化、海洋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织在一起,进行碰撞、相聚和融合,底蕴十分深厚。
黄河口生态旅游景区位于东营市黄河三角洲最顶端,是世界上最年轻、最完整、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口湿地旅游区原生态环境优异,资源特色突出,世界独一。保护区内海滨滩涂平整,泥质细腻,生物丰富,设立了湿地之窗、芦花飞雪、槐花飘香、柳林叠翠、黄龙入海、长堤观海、盐滩红毯等黄河口“十景”。形成了以野、奇、特、新、旷、幽为特点的河口、森林、湿地、草甸、芦苇、水域、海滩等景观。这里是赶海、观潮、赏月、观日出的理想之地,是旅游开发所依托的重量级资源之一,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王德刚:目前,黄河流域的开发还处在一个初步阶段。历史上,黄河总是水患频发,当代社会对黄河进行了治理和改道,现在,黄河流域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的阶段。在此阶段我们探讨黄河水域的生态文明发展、大项目的实施及落地也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提及黄河经济带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宗旨。首先,要保护黄河的生态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这在黄河入海口显得尤为重要;第二,是传承黄河生态文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明是中国文化的源文化、根文化,需要再进行系统性的挖掘和研究; 第三是发展黄河生态经济。在保护资源的情况下进行高质量发展。这三个阶段是并重的。
梳理黄河文旅资源,讲好黄河故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从目前来看,黄河旅游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呢?
王德刚:在黄河文旅资源开发之前,应该做一个系统性的黄河生态文明研究。在此基础上梳理黄河自然的、文化的资源,以这些资源为基础来策划真正能代表文明、丈量文明的文化旅游项目。只有这样,黄河生态文明旅游、生态经济发展才能真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黄河生态经济、黄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项目落地是有选择的、对很多项目是具有排斥性的。尤其是,很多项目不是生态型的,比如产生污染的、破坏环境的、破坏生态的,很明显不能在黄河沿线落地。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画一个红线。比如,在一定距离内,哪类项目不能落地、哪些地方需要限制人类的活动,以此保护生态、促进黄河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春青:近年来,垦利区的旅游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目前,资金人才短板尤为突出,在旅游方面存在着缺少精品亮点、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旅游品牌体系不够完整等问题。
在后续的发展中,我们将挖掘沿黄民俗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其中,讲好黄河文化,主要包括近代黄河三角洲顶点、海北遗址、黄河南展区、滩区,邀请垦利区黄河专家讲解历年来黄河治理历史,打造文旅融合项目。同时,讲好黄河民俗文化。南展区房台村整体搬迁至杨庙社区,为发展沿黄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可着重打造“黄河民俗村”,对服饰、餐饮、民居、方言、节庆活动等都按照近现代的理念进行设计,不定期举办黄河民俗节庆,讲述黄河文化,为游客提供一个穿越之旅。
我们还将做精旅游商品,做大“黄河入海”品牌。深度挖掘垦利的文化、民俗元素,做强做繁工艺,增加佛头黑陶表现形式和产品类型。依托黄河口农产品品牌建设,做好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大米、黄河口海参等特色农产品与旅游元素的结合。此外,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做好黄河风景廊道建设等。
找准切入点,深化黄河文旅品牌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山东作为黄河入海口,应该如何完善并深化品牌,提升自身影响力?在对黄河文旅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王德刚:黄河有很多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民族文化,美食文化以及黄河沿线的物产、地方名人文化、故事。此外,还有跟黄河有关的诗词文化资源等,都可以作为旅游的元素进行系统挖掘和开发。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完善过程中,可以与文化研究、招商引资结合起来进行。首先,我们要对黄河沿线生态经济的属性、类型做一个科学研究,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在黄河沿线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确定符合要求的企业和项目。其次,结合黄河两岸城市建设、布局,做好规划,让黄河两岸的服务型业态成为黄河两岸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
王春青:“黄河入海、我们回家”的品牌影响力和区域竞争力不断扩大,这就需要我们全方位塑造品牌体系、多渠道构建宣传营销体系、精心策划精品旅游线路等。其中,在精品旅游线路策划上,将整合黄河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移民文化、石油文化等优势文化旅游资源,策划滨海风情线路、沿黄生态线路两大旅游线路,打造富有垦利特色的研学线路,撬动文化旅游发展,根据旅游资源的四季变化策划旅游攻略,编制导游讲解词,打造经典线路产品。规划精品文化旅游线路的建设中,将统一进行文化旅游精品路线的形象包装和开发,对黄河沿线乡镇道路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景观提升等项目进行规划、编制、建设和提升。同时,推进黄河口秧歌、吕剧、锣鼓等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使游客融入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增强游客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此外,依托“黄蓝交汇”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吸引力,将黄河口海水浴场到新汇东海岸红滩湿地联片推介,进一步打造滨海度假旅游带。策划打造黄河文化顶点公园,以近代黄河三角洲顶点为切入,与天宁寺湿地公园、黄河文化园形成组合,联片推介,打造沿黄风情旅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