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 焦点新闻 > 正文

洪水不退,我不退!他们“战”在最前线

2020-7-19 12:36:51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年7月份以来洪涝灾害已经造成了全国24个省级地区的2000万人次受灾。面对异常严峻的防汛形势,一大批基层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不分昼夜奋战在抗洪一线,巡堤抢险、转移群众。而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他们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利益,保全群众的利益;毫不迟疑地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群众,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瞬间。他们是乘风破浪的逆行者。

 

 

  这是7月9日晚上8时,发生在江西新余市观巢镇观巢村的一幕,漫过河堤的洪水倒灌村庄,水势不明。危急之际,村里的综合治理员张志平想到了用敲锣的方式发出警示。

 

 

  面对不断上涨的水势,通知村民迅速转移的同时,村里的党员、干部们还要查看险情,带领群众开展抢险工作。

 

 

  发现村庄进水且水势仍在上涨的情况后,观巢镇也第一时间分派了人员赶到各个被淹的村小组,组织村干部、村民转移被困群众和物资。

 

 

  很多党员干部一边劝导群众撤离,一边主动帮村民搬东西。

 

 

  在转移群众时,一位老人想在退水时及时清洗地面,避免泥浆留在家中,坚决不肯转移。

 

 

   最后经过村委干部的反复劝导,这位老人才赶紧转移。一直忙到晚上11时左右,村民家中财产得到妥善处置。33名群众也全部转移,积水在第二天凌晨开始慢慢退去,由于救助及时,当地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这位一手拎一袋砂石跑在前面的壮汉叫杨述雄,江西九江都昌县芗溪乡新丰村的村委会主任,大家给他取了个外号,叫“杨大力”。

 

 

  杨述雄从小在湖边长大,是一个典型的湖区汉子,嗓门大、性子急。尽管已经52岁,但工作起来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急先锋”,老百姓一遇到难事,他总是挺身而出。自从七月初参加抗洪抢险以来,他干活总是抢在最前面,而且往往是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

 

 

  老杨是防汛的“老把式”,参加过很多次防洪抢险,积累了不少实用的办法。7月3日以来,新丰村开始下雨,起初只是小雨,但是从6日傍晚连续几天连降暴雨,席卷了全村。记者赶到这里时,虽然洪水水位已经在缓慢下降,但是它对村庄造成的伤害还是清晰可见。老杨带着记者走进一户人家,他家门前本来是一片田地,如今也完全泡在水里,而他自己的家也被淹了。

 

 

  老杨说,原本有一个大坝将鄱阳湖和内湖隔开,但如今也完全被淹,连成了一片。

 

 

  为了抗洪抢险,村党支部立刻成立了临时抗洪抢险小组,老杨带领着党员们转移安置百姓,加固堤坝,吃住全在堤坝上,24小时待命。截至目前,他已经在防汛抗洪一线战斗了9天9夜,处置泡泉、渗透等险情二十多次。

 

 

  洪水来袭,老杨冲在最前面,可他家里还是有牵挂的。他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家里种了近300亩地,那个时候,再过一个星期就要收割了,但是却被突如其来的洪水淹没。本来他可以和其他人家一样抢收自家的水稻,但抗洪抢险的任务来了,他连家也没顾得上回。

 

 

  虽然没顾得上回家抢收水稻,但老杨没有忘记需要紧急转移的老邻居。杨世升身患尿毒症,身体非常虚弱,甚至需要拄双拐才能行走,一家5口,两个小孩还只有八九岁。7月6日,暴雨突如其来,让杨世升一下子犯了难。

 

 

  在杨述雄的帮助下,不仅杨世升一家顺利搬了家,全村地势低洼的4户16人在晚上7时前也都全部安全转移到位。村里还有七八位老人和五保户,他们原来住在敬老院,汛情开始后,也都在老杨的安排下被转移到了地势较高的小学校。

 

 

  “上前线,不能退缩,退后就不是党员了。”短短一句话掷地有声,在防汛抗洪的第一线,有许许多多像老杨这样的抗洪“老把式”勇挑重担,也有很多年轻的突击队员日夜奋战,洪水来临他们绝不后退。防汛抗洪是一场硬仗,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最能够彰显出一名党员的初心和本色。眼下防汛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需要广大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奋力构筑起一道道坚固的“红色堤坝”,守护乡亲们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