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自主创新,让“蓝鲸”游得更远

2020-6-12 9:06:07 来源:山东商报

        3月31日,中集来福士为Nordlaks Oppdrett AS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深水养殖工船“HAVFARM 1”举行命名暨离港仪式。6月8日,由中集来福士为瑞典航运巨头WALLENIUS SOL AB建造的双燃料滚装船二号船,第二艘全球最大双燃料滚装船在中集来福士开工……因为掌握了核心技术,让中集来福士不断亮相于世界舞台,成为高端海工装备领域的一颗闪亮明星。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宗兆洋

 

走进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V字形码头,阵阵轰鸣声传来,码头上一派繁忙景象

蓝鲸2号正在试采可燃冰

中集来福士已经成为高端海工装备领域的耀眼明星

 

        国之重器,打响金招牌

 

  烟台芝罘湾艳阳高照。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烟台视察时就来过这里,要求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如今,走进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V字形码头,阵阵轰鸣声传来,码头上一派繁忙的景象。以两万吨吊机为中点,一端是海工重器,耸立的极地恶劣海域钻井平台、起重生活平台、刚刚完成二期试采可燃冰任务的“蓝鲸2号”半潜式钻井平台;另一端是正在建设的海珍品网箱和南极磷虾船。

 

  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2号”去年11月15日离开烟台前往作业区域,4月19日在南海完成作业后返回烟台锚地。5月3日,平台上物资卸载后,船员们和“蓝鲸2号”一起,回到了岸边。

 

  停靠在中集来福士的“蓝鲸2号”正在检修、维护,平台设备总监李明告诉记者,“蓝鲸2号”平台上作业期间共有67名船员,来自世界各国。

 

  “起初,钻井行业是从欧洲发展起来的。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已经在行业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管是队伍的建设,还是装备的占有率,中国都处于全球前列。”李明告诉记者,现在“蓝鲸”系列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钻井平台,对船员的操作技能、安全技能和管理技能都有很高要求。
  

 

        不断创新,引领新动能

 

  在“蓝鲸2号”操作平台上,几名外籍船员正在对平台进行检修。站在驾驶室内,可以俯瞰整个中集来福士厂区和芝罘港。正值下班时间,工人们从另外一个正在建设的操作平台的楼梯上步行下来,夕阳洒在海面上。这是烟台芝罘港的一个普通傍晚,也是中国领先世界自主创新,打造国之重器默默努力的一天。

 

  近年来由于油价低迷成为新常态,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面对恶劣的市场形势,中集来福士牢牢坚守中国海工阵地,延伸产业链。深水网箱作为海洋渔业发展的新兴战略产物,实现了从近岸养殖向深远海离岸养殖的突破,成为缓解近海渔业资源压力的主要手段。

 

  日前,中集来福士为山东海洋集团设计建造了以休闲渔业功能为主的“耕海一号”网箱产品,已经交付于烟台市渔人码头海域投入使用。“针对南海的海况特征我们设计研发了可抗17级台风的海南网箱,为解决内湾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我们设计建造了内湾生态环保网箱即将投入使用,为充分利用海洋的立体空间我们研发设计了多功能立体养殖平台。”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装备项目部经理卢晓表示。
  

 

        突破瓶颈,发展“蓝经济”

 

  4月10日,中集来福士建造的全球最大深水养殖工船“HAVFARM 1”,如期从烟台港4号锚地启程前往挪威。这个产品标志着中集来福士正成为全球深远海渔业装备设计建造龙头企业。卢晓介绍,它是全球首条通过单点系泊系统进行固定的养殖装备,是中集来福士在深远海养殖网箱领域的首个国际订单,多项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空白。

 

  东营、潍坊、烟台、威海、日照……如今,中集来福士已在山东省海岸线矗立了22座海洋牧场平台,覆盖并满足黄海、渤海、黄河口等各类沿岸海域使用要求。

 

  “知道未来渔民怎样工作吗?”站在海边,卢晓这样向记者描绘:自动化的投饵、收鱼、网衣清洗装置会取代大部分繁重的体力劳动,渔民坐在舒适的办公室,喝着咖啡,看着监视器,实时掌握着网箱里鱼类的生长活动情况……

 

  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刘富祥说,目前公司研发储备的产品线基本可覆盖我国由北向南的所有海域特征。在山东省沿岸建造了24座海洋牧场平台,不久前,为挪威交付了全球最大的自动化三文鱼养殖工船,该项目帮助了挪威的三文鱼产业走向深海,突破产业瓶颈,降低挪威海岸内湾的环境压力。

 

  坚定迈着“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之路,从海上油气田,再到海上粮仓,中集来福士牢记总书记嘱托,将继续创新推动中国海工行业发展,助力海洋强市、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把海洋新经济打造成为中国发展最强劲的新动能。

 

 

        精神传承

 

 

       依托历史资源锻造特色基地

 

  古城蓬莱,依山傍海,绿意盎然,登上观澜亭,可以看到半个蓬莱城。“两年前,总书记拾阶而上,登上蓬莱阁主阁,远眺黄渤海分界线,俯瞰蓬莱水城,了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情况,察看水城炮台和古代舰船入海口,听取明代爱国将领戚继光操练水师、保卫海防等历史介绍。”蓬莱阁景区管理中心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邢光杰深情回忆说。

 

  习近平指出,我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历史画卷。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要加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让优秀文物世代相传。

 

  邢光杰告诉记者,今年加大文物保护修缮力度,为积极打造能对接现代旅游需求的新型旅游业态,景区投资1000万元与北京利亚德集团合作,盘活文化广场闲置资源,共同打造以灯光秀为主的夜间演艺项目,为旅游产业转型发展“腾笼换鸟”。

 

  蓬莱阁风景区主动融入和参与胶东(烟台)党性教育基地蓬莱教学区工程建设,整合原古船博物馆、振扬门、戚继光纪念馆、太平楼的文化文物资源,将精武文化、海洋文化、丝路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突出“海洋强国和民族精神”这样一个主题,将其打造成为传播历史文化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

 

  戚继光纪念馆与蓬莱阁景区相邻,先走过复原的戚家军校场,两边摆放着战车,海风吹过,旌旗猎猎。进入戚继光纪念馆,入眼处可见十个大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里是蓬莱党性教育基地的核心场馆之一。蓬莱市党性教育基地筹建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我们把戚继光这些饱含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的诗词整理出来,让来此参观的市民、游客都能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