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老楼新梯,居民生活“步步高”

2020-6-12 9:00:16 来源:山东商报

        从一个村庄变成城市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从0增至每年5000多万元,居民人均收入从六七百元攀升至六七万元,这是发生在青岛市上流佳苑社区的真实故事。曾经,这里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因李村河而得名的古老村庄,有着“飞云叠瀑青台山,农家耕歇西河畔。春来翠柳桃花舞,秋至果黍香满园”的佳话。如今,这个城市社区楼房宽敞明亮,食堂卫生便民,住宅加装电梯,推行垃圾分类,看病实报实销……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让社区群众更增添了自豪喜悦之情,对幸福生活也更有了盼头。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张舒

 

小区内红楼绿树、小草青翠,美不胜收

便民大食堂内菜色丰富

 

       加装电梯

 

        初夏时节,青岛市李沧区世园街道上流佳苑社区金水源小区红楼绿树、小草青翠。这个回迁近10年的社区,曾经一度因为没有电梯上下楼,困扰着老人们的出行。

 

        “总书记要求更好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对社区‘两委’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两年来,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如何更好地为居民服务,解决他们的难题,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上流佳苑社区居委会主任臧文娟介绍,“十几年来,社区一直坚持‘党员联户’,去年7月,加装电梯这一需求在党员与群众交流时,集中反映到了社区‘两委’。我们立即着手研究,安排党员对全体居民入户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愿意装电梯的居民数量及具体想法。”不到5天时间,社区就实现了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民意调查覆盖率100%、居民表决同意率100%、缴费率100%。同时,得益于李沧区“街居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多部门积极响应、建立项目推进联席会议机制,打通绿色通道。仅用3个月42部电梯就全部安装完毕,去年12月29日正式启用。

 

 

       “三折”食堂

 

       临近中午,绿色便民大食堂里饭菜飘香。在便民大食堂入口处的墙上,还挂着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食堂时,居民李昌方向总书记介绍大食堂内饭菜情况的照片。

 

       回忆起当天的情景,李昌方笑得合不拢嘴,“总书记来到大食堂,看到大家在吃饭,说:‘大家吃得都挺香的啊!’当时总书记正好走到我身边,就问:‘都谁可以在这吃饭?’我说:‘都可以在这吃,但以老年人为主。’总书记又问,‘在这里吃饭有什么标准?’我就说,‘每吃10块钱,社区就补贴7块钱,自己只花3块钱就行了。’”记者发现,来社区食堂就餐的居民不只有中老年人,还有很多年轻居民带着孩子来这买饭。不少居民说,社区食堂是民生工程,不仅干净卫生,更为大家提供了便捷实惠的生活方式。

 

 

        垃圾分类

 

        5月25日,记者在社区内看到,每栋楼前都在安装“生活垃圾分类机”,安装人员一边调试机器,一边向居民讲解使用方法。据了解,疫情发生前,社区就开始筹备进行垃圾分类,4月下旬开始试运行,5月1日起正式推行。“居民可以根据机器上标注的分类投放垃圾,每家垃圾袋上都印有二维码,如果分错了还能及时溯源。”6号楼志愿者李建民说,“我要建立名册给大家打分,每月、每季度、每年,社区对合格率100%的住户都有实物或现金奖励,鼓励居民参与。”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沿小道步入社区,察看社区整体环境和居民居住情况,并同居民热情交谈。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多彩。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丰厚分红

 

         世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崔翔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李家上流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0,人均年收入也不过六七百元。后来,上流村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支部成员从带头出资创办建材厂,到招商引资,再到成立实业股份公司,集中力量壮大集体经济并推动村庄改制,仅在2005年,社区集体资产就达到了2278万元,居民尝到了“甜头”。

 

        近年来,上流佳苑社区步入发展快车道。“社区抓住青岛国际院士港建设机遇,建设运营了国际院士创业加速器等科研楼宇项目,社区年纯收入达8000余万元,人均收入8万多元。”崔翔表示,上流佳苑社区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社区经济发展,用3年时间实现了居民收入翻番。

 

        社区还成立了“爱心救助委员会”并制定了困难家庭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此外,腰包鼓起来,文化扎下根。近年来,上流佳苑社区又投资400万元,打造了3000平方米的市民活动中心,涵盖社区40%以上人口的多支文化队伍。如今,社区居民的生活温馨和谐,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相关新闻

 

        探海神器上阵 深海不再神秘

 

 

        商报青岛消息  位于青岛蓝谷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草木葱茏、繁花似锦,处处生机盎然。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这里同科学家们亲切交流。两年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科研人员们砥砺攻坚,“透明海洋”“蓝色药库”、可燃冰等方面研究都取得了阶段性战果。

 

        潜标是一种用于定点收集深海数据的观测仪器,可以测量不同水深的温度、盐度、湿度、流速等。国际通常做法是每年派船去一次潜标布放点,采集完数据后再放回去,科学家们只能看带回的“录像回播”;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基于北斗卫星,实现了6000米深海全水深大容量数据实时传输,率先让我国的科学家看上了“现场直播”。我国在全球海洋定点实时观测的能力也由此跨越到世界前沿。

 

        潜标、“海燕”(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水下无人滑翔机),与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自主研发的Argo浮标、波浪滑翔机等一批探海“神器”,共同组成了覆盖西太平洋、印度洋和中国海的“两洋一海”观测大网。这是全球最大的区域海洋观测网,成为“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的“硬核”支撑。
除了“透明海洋”,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在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从而确保了海洋能源绿色开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就像一面旗帜,指明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在一个又一个大科学计划及工程稳步推进的同时,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积极构建全球海洋科技创新协同网络,已初具雏形。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张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