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五一”假期都是旅游旺季,今年因疫情防控需要,景区和文化场馆实行预约和分时限流的参观模式,但仍有不少市民和游客出游。记者走访发现,除了在景区游玩和传统文化场馆观展,这个假期文化体验游衍生出了新模式。文创空间解锁济南印象、百花洲里体验非遗技艺、线上观展云阅读……文化游丰富了形式也多了份有序与安心。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许倩
昨日,在济南百花洲,不少市民赶来现场体验各种非遗技艺 记者 王晓峰 摄
品文创,细微之处感知济南印象
逛特色街区,品民俗文化。5月3日上午,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内游人有序入园,五一市集区域内非遗传承、文化创意及大学生创业作品展卖摊位前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
除了街区内随处可见的市集展位,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还有许多吸引游客打卡的文创空间。比如此前泰山设计杯文创大赛中获奖的哈福玩具、不鸣蛙等具有泉城特色的文创产品在此集中展示,让游客从传统与时尚结合的角度解锁济南印象。
学非遗,感受传统手工造物之美
记者观察发现,街区内游客以带孩子前来的家庭为主,亲子游参与的主要内容为非遗项目的观看与体验。中国结艺传承人尹崇芹在百花洲内有一间工作室,平时她在这里创作并现场教学。五一期间,因人流较此前增多,她将自己的工作时间由原来的朝九晚六延长至了朝九晚七。
“虽然整体上来讲游客比往年要少,但还是有人来工作室参观学习。”尹崇芹告诉记者,假期首日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工作室观赏结艺作品,还有年轻人现场学习制作中国结,带走作品的同时也学会了非遗技艺。记者注意到,为加强疫情防控并进行人员分流,尹崇芹还在工作室外设立了临时展位,将部分结艺作品搬到外面展示。
云观展,穿越时空解码历史印记
五一假期期间,“济南影像展”在百花洲开幕,分“百花洲畔”“老街老巷”“市井百业”“红色印记”4个区域展出了关于济南古城的历史照片50余幅,及部分传统民俗老物件,保留有济南印记的老物件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赏。
此外,在持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假期期间文化场馆有序对外开放,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目前,文化场馆均采取预约限流的方式并有序推出部分展览活动。市文化馆推出了“文艺战疫·致敬英雄”公益捐赠书画作品展、和衷共“济”同心战“疫”——济南市非遗传承人抗疫作品展; 市博物馆推出《天工开物匠心独运——馆藏木雕珍品展》《一指定乾坤——馆藏扳指臻品展》《画为心声——馆藏近现代名家书画精品展》;市图书馆推出书香泉城优秀志愿者风采展。
因馆内参观限流,各文化场馆也推出了精彩纷呈的线上活动,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5月1日,济南市博物馆、莱芜博物馆以馆藏文物为主体发起直播活动,面向线上网友介绍文物起源、特色、历史文化等内容,为大众带来对泉城古文物感性直观的认识,让观众足不出户了解认识古人的精湛技艺和智慧,发现济南文化内涵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