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大熊猫的春天”来了

2020-5-3 9:08:58 来源:山东商报

        一百多年前,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将中国大熊猫介绍至西方,许多人不惜重金,远渡重洋,只为一睹大熊猫的风采。一百多年后,中国大熊猫研究保护工作的开展,使这一濒危物种焕发生机。近来,纪实作品《大熊猫的春天》正式与读者见面引发热议。

 

  本书三位作者张志忠、张和民和王永跃,曾是任职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一线工作人员。书中,他们用手中的笔真情记录下在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工作的“熊猫人”们与熊猫之间的动人故事。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朱德蒙

 


  保护大熊猫,我们做了什么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是全球最早建立的大熊猫保护研究机构。据介绍,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在有大熊猫分布的四川、陕西、甘肃建立了首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开启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征程。然而,究竟有多少只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其数量不得而知。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国家启动了第一次全国大熊猫调查,得出了全球大熊猫数量不到2000只的严酷现实。大熊猫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为了拯救这一珍稀濒危物种,1980年前后,中国政府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合作,成立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致力于大熊猫野生种群动态研究,大熊猫饲养、繁殖、疾病防控和野化放归,大熊猫国际合作交流,大熊猫文化和公众教育发展“四大职能”工作,以期通过研究野生大熊猫种群生态行为,破译遗传密码,以人工圈养种群补充壮大野生种群的方式,实现人类拯救大熊猫的愿景。

 

  从濒危到易危,意味着什么

 

  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美国夏威夷宣布:中国“国宝”大熊猫将不再被列为濒危物种,其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立的近40年来,被亲切的称为“熊猫人”的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付出艰辛努力,他们相继攻克了大熊猫繁殖领域“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大难关。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稳定增长,截至目前,达到了288只,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健康的、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种群。同时,大熊猫保护中心在大熊猫野化放归、重返自然的道路上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已有11只大熊猫成功走向了大自然。

 

  《大熊猫的春天》中,作者介绍,大熊猫野生种群的遗传交流令人担忧。为了破解难题,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创新性地提出了大熊猫野外引种试验,并于2016年春天启动了大熊猫野外引种工作。2018年7月,一对带着野生大熊猫遗传“密码”的大熊猫宝宝出生并存活,向世人宣告了大熊猫野外引种研究是科学可行的,这对于成功拯救大熊猫物种,使其与人类共存一片蓝天下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在“熊猫人”的不断努力下,大熊猫的春天来了。

 

  “团子”国宝,真面目是什么

 

  科幻小说作家尼尔·盖曼曾描述,把熊猫抱在怀里的那种感觉,是无法形容的快乐。他甚至风趣地“预言”,如果全世界的人,每个礼拜去看一次熊猫,那么世界和平在一个星期就实现了。

 

  但这些家伙的“本性”真的如此吗?其实不然。大熊猫属猫科动物,本性和棕熊、狗熊这些动物没多大区别,而且它们也是杂食动物,会吃肉,所以它们也会有杂食动物的暴躁和凶狠,在某些时候战斗力很强,是出了名的“打手”。在古代,它们就有了个非常霸气的名字:食铁兽。在《大熊猫的春天》中,作者介绍,大熊猫一旦进入丛林,很容易变的凶猛、危险起来。

 

  不过,即便大熊猫有凶猛的一面,在“熊猫人”眼中,它们依然是自己深爱的“孩子”。比如大熊猫也像小朋友一样,喜欢吃香香甜甜的东西。如果闻到中药味,还会使性子,拿屁股对着你,一副“我就是不吃”的样子……

 

  《大熊猫的春天》中,作者全面记录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近40年的工作与实践,讲述了一个个人与大熊猫的动人故事。自然环境的变化与维护,人的奉献精神,正是目前社会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