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按点吃饭很奢侈 24小时连轴转

2020-5-2 9:39:40 来源:山东商报

  像每个假期一样,在这个五一长假里,各行各业依然有人坚守在岗位上,而急救人员就是其中一分子。“只要接到电话,立马准备出车,随时随地都有可能。”5月1日,在济南市急救中心直属分中心,院前急救医师高柏甡和三位伙伴,像往常一样24小时待命。而负责总调度的黄珂,虽然自疫情初始至今就没好好休息过,但这个假期,他还是在工作中度过。“算下来也就能休息一天吧,虽然疫情形势好转,但对于急救人员来说,在复工复产复学阶段,还是要绷着一根弦。”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刘庆英

 

 

出车前,高柏甡为组里同事系上口罩带。


  任务来时,顾不上吃饭


  5月1日上午九点十分左右,见到高柏甡和他的同事时,他们刚刚执行完转运任务,回到中心,还没得及休息。屋子里还保持着他们紧急出任务前的状态,看上去有些凌乱。高柏甡招呼同事一起收拾着。


  “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患有胰头癌,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胰腺肿瘤,要转到齐鲁医院去进行手术治疗。”高柏甡一边收拾着屋子一边说,一看衣着就是受过苦的人,但她丈夫不愿放弃,坚持要继续治疗……


  这是一次普通的转运任务。而除此之外,高柏甡和同事们还要负责疫情任务。“我们四个人一组,一位司机一位护士一位急救员一位医生。”自4月15日开始,有一个专门的急救小组负责新冠肺炎患者的转运工作,高柏甡他们才开始陆续接到普通的急救任务。“期间也有疫情任务,像复诊患者、外地或境外来济人员的转运等。”5月1日,高柏甡就接到了转运新冠肺炎患者的任务。回到中心时已近中午一点。“任务来时,根本顾不上吃饭,已经习惯了。”说起急救工作,高柏甡笑着说道,一天下来,忙的时候能出十五六趟车。


  转运疫情患者时,高柏甡经常会帮他们拿行李。除了常规的信息登记和体温检测外,虽然很少交流,但当看到患者情绪低落时,高柏甡都会伸出大拇指,为患者加油鼓劲儿。


  有苦有累,但从未迟疑


  “跟前一段时间相比,现在算轻松了许多。”高柏甡说,疫情高发的日子里,组里四个人都顶着巨大的压力,身体和心理上都有。“但他们都没有怨言,只要任务来了绝不会因为苦和累而有所迟疑。”


  高柏甡的妻子也是一名医护人员,疫情期间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患有脑血栓的父亲还处在恢复期,两岁的孩子只能由母亲一人照顾。“每次上班的时候,孩子都会可怜巴巴地站在阳台上,嘴里碎碎念着爸爸妈妈要走了。”


  “有一天凌晨,有外地航班到达济南,我们夜里十二点接到任务去机场转运相关人员。”回忆起疫情期间的日子,高柏甡说最难忘的就是这一次。“在去往机场的路上,司机隗师傅提醒我一定要系好安全带,他也开的慢一点。”隗师傅对自己的车技很自信,搁在平日里,绝不会听他这么说的。“深夜里,大家正是睡意朦胧的时候,再加上穿着防护服,视线受影响,隗师傅也不禁有些后怕。”


  隗师傅是组里年龄最大的,从事急救工作已八年。从大年初二接到通知开始,就一直奔波在转运患者的路上。由于家离医院很远,疫情期间公交车次减少,每天上班都成了隗师傅的难题。而为了不耽误工作,不给组里添麻烦,隗师傅经常凌晨三四点就起床。“一个多月,每天都休息不好,有时凌晨还要出车,再加上熬夜,隗师傅患上了眼疾。”高柏甡说,到医院做了个小手术,休息了三个班后,隗师傅就接着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复工复产,转运未间断


  “5月1日早上八点半上班,一直上到5月2日早上八点半,24个小时。”5月1日,在济南市急救中心,直属分中心负责人黄珂,紧盯着网络调度信息,将各种急救需求及时分派下去。对于假期的忙碌,黄珂直言习惯了,而这个长假也不例外,算来算去他就能休息一天。


  “急救中心跟省市应急办都有一定联系,也承担着应急任务,节假日期间,如果有大型应急事件发生,我们都需要有人盯着。”据黄珂介绍,正常情况下,全济南市一天能出车330趟到340趟。


  黄珂负责急救总调度,各种疫情任务都要汇总到他那里,由他按照病情和地点等再进行分派。“不同的病情需要不同的车辆,哪些是确诊的、疑似的,哪些是密接者,哪些是普通发热患者……”黄珂说,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不同的人群使用的急救车辆也不同,如果是普通发热患者或者密接者,就派普通的疫情救护车,而确诊者和疑似者则需要用负压车辆。而有时同事们忙不过来,作为一名临床大夫,黄珂也会出车去处理患者。


  “从年前开始,我们就开始了战备状态,集结了12个车组,7辆负压车,24小时轮流转。”自疫情发生以来至今,黄珂还没有好好休息过,因为疫情转运从未间断过。而加班到凌晨一两点,对黄珂来说已是常有的事。但他说他不是最辛苦的那一个,中心的同事们都付出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