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于暴力伤医事件,尽管法律层面确实有很多从严追责惩戒的措施,但伤医事件依旧存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作为卫生医疗和科学技术领域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认为,前置性预防措施的加强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他建议进一步加强预防性医院安保措施,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设立安检门,患者及家属进入医疗场所均需安检通过,增加医疗机构公安警力配置等,切实保障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刘庆英
加强安检安保措施
毕宏生介绍说,2013年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印发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医院规模较大、周边治安情况复杂的,可视情况在医院重点部位配备安检设备。
2017年7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严密防控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含妇幼保健院)应当在公安机关指导下,建立应急安保队伍,开展安检工作,安装符合标准要求的监控设备,将加强安检安保措施作为重点举措积极推动。
为此,毕宏生建议,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门诊病房入口设立安全检查设施,避免管制刀具等严重威胁医务人员生命安全的危险物品进入门诊病房。卫健委和公安部等部门尽快出台关于医疗机构设立安检门的具体实施细则,确保政策得以严格贯彻落实。
增加公安警力配置
毕宏生建议道,公安部应尽快出台医疗机构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为医疗机构注入更多的公安力量,让医疗机构得到公安机关的密切监控和巡视。可结合医院的实际治安状况,对医院地理环境、床位数、就诊量、接报警数量、区域犯罪统计等进行统计评估,对所需警力进行科学分析,由当地公安机关下发文件,对当地医院警务室的警力配备进行规划调配,最大限度把警力部署到一线工作岗位。
进医院要身份识别
现阶段医疗机构对进入医院的非就诊患者身份信息掌握不足,以往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中,施暴者有患者家属,医院应该加强此类人员的身份识别和信息收集。
毕宏生建议,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参照车站、机场的进出人员身份识别模式,对所有进入医院场所的人员进行身份信息的确认和收集,及时发现从以往本院、外院发生过的或公安机关提供的疑似医闹人员。
“当这类人员进入医院时,医院安保人员发出预警,并锁定行动轨迹进行盯防,提高保安人员防护工作的主动权,切实保障医疗场所的秩序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