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周刊 > 人文壹周 > 正文

“钦天监”到底是干嘛的

2020-5-27 9:40:56 来源:山东商报

        钦天监作为官署名,主要职责是观察天象、编制节气、推算历法等,差不多就是现在国家天文台和气象局的工作。

 

  中国古代几乎历朝历代都有职能相似的部门,但是钦天监这个名称一直到明朝才确定下来,而在此之前它的名称经历了数次变化。

 

  早在周朝时期就有非常多的文献记载天气和气候,而记录气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就是钦天监的工作,可见在中国古代就有专职天文历法的国家部门。

 

  据传夏商已经有了太史这个官职,《吕氏春秋·先识览》:“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而周朝的太史同时还承担史官、秘书和掌管典籍的职责,属于实权官职。

 

  太史这个官名从西周一直到春秋战国仍沿用,到了秦汉,太常所设太史令,代替太史;至魏晋,继续沿用太史令这个称呼,但是剥离了修史职责,只掌管天文历法;到了隋代,改称太史监;唐代又多次改名,用过太史局、浑天监、司天台等;宋代为司天监、天文院等;到了元代,又改称为太史院;明清,终于尘埃落定,统称为钦天监。

 

  在钦天监的历史发展中,变化的不仅是名称,还有职能。

 

  在西周和春秋时,太史的职责主要分为四方面:第一、担任国君的秘书,掌管文书的起草,还能决策和任命诸侯卿大夫;第二、记载历史,编写史书;第三要兼管国家典籍;第四才是后世钦天监的主要工作,观察天象、推算历法、祭祀等。

 

  到秦汉时期,太史的权力进一步被削减,职位降低,基本只负责编写史书和推算天文历法的职责,魏晋时期,记录历史编写史书的职能被分流给著作郎,从此以后的各朝各代,基本上只负责天象历法、天文地动、风云气色、律历卜筮。

 

  虽然从秦汉时期,掌管天文历法兼史官的太史令职位已降低不少,但是在历史长河中,能做到这个职位无不是身怀异材之辈。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曾任太史令,留《史记》传世,今人只知司马迁是著名的史学家,却不知道司马迁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天文学家,他的天文学造诣主要收录在《天官书》《律书》《历书》这三篇文章中,在《天官书》中,司马迁将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

 

  东汉的太史令张衡,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更是大佬级人物。他被后世所知主要是因为发明了地动仪,但实际上张衡是全才,堪比西方的“达芬奇”,他不仅是发明家,同时还是天文学家、数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绘画家、思想家、机械家。

 

  唐代最出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是李淳风,他于唐太宗时期入职太史局,后升任太史令。在职期间,他是为风定级的古代第一人。

 

  北宋时期的太史令沈括是继张衡之后的又一全才,他精通于天文学和数学;还记录了人工磁化的方法,推进物理学;通过观察实验,对小孔成像、凹面镜成像进行记录,涉及光学实验,除此之外,沈括还精通地理学、地图学、水利学,对化学和声学也多有研究。

 

  元代的太史令郭守敬除了天文学和数学外,还是著名的水利专家,并创造性的提出了海拔的概念。

 

  明代的钦天监最出名的为刘伯温,到了清朝,钦天监监正多为外国人,出名的有汤若望、南怀仁等人。 据公号“历史D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