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晚,山东作家郭立泉最新散文集《黄河口的庄稼》网络研讨会线上举行。研讨会由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掖平主持,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文东、山东散文学会会长丁建元、山东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杨智等嘉宾分别致辞,刘玉栋、孙书文、张丽军、房伟等17位当代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对郭立泉及其作品进行解读。本次研讨会历时3个半小时,省内外专家学者及各地作家共计70余人参加。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朱德蒙
诠释“生命的根部”
郭立泉,1967年生,山东利津县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有《郭立泉诗集》,主编诗文集《一湖秋月》《蹦跶在档案里的蚂蚱》《黄河南展四十年》等6部。
《黄河口的庄稼》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书中作家通过对散落于黄河口乡村的谷子、小麦、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等耳熟能详的庄稼的素笔描绘,回报大地恩典,守望庄稼叶脉上的乡村记忆,展现五谷天然的美丽和久远的善举,向渐远的农耕文明深情回眸。文学评论家、作家胡平曾评价该书“是一部关于‘生命的根部’的散文集”,“庄稼人抚育着庄稼,庄稼也养育着庄稼人,他们共生共存,相亲相爱,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原始图腾。”
研讨会上,李掖平表示,《黄河口的庄稼》这部散文集,无论是作者倾诉对玉米、大豆、高粱和向日葵的爱恋,还是唏嘘沟水渐瘦、庄稼渐稀、老屋渐颓、亲人渐少,或是好奇那些刺猬、黄鼬和蛇们的神秘灵性,每一份心绪都密切牵系着黄河口庄稼地里的亲情、乡情和诗情,读之令人着迷和感动。
作为出版方,杨智表示,在文学出版领域,散文出版一直是个比较重要的板块,“近年,草木散文作品受读者追捧,大概与这类散文创作的现代性反思特质息息相关。《黄河口的庄稼》虽带有草木散文创作特色,但却呈现出更加丰富斑斓、深沉隽永的乡土文学内涵。在众声喧哗的全媒体传播时代,人人都是散文客,处处标榜文艺范儿,《黄河口的庄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标杆意义,彰显了散文创作的门槛和难度。我相信,这部作品不仅是郭立泉的代表性作品,也是近年山东散文创作的重要收获。”
真实情感的呈现
当晚研讨会上,刘玉栋等17位当代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结合自己阅读体验,对《黄河口的庄稼》一书作品风格、人文情怀、创作理念等多视角、全方位进行解读。在充分肯定《黄河口的庄稼》一书的同时,也对作者未来创作提出一些建议。
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刘玉栋表示,《黄河口的庄稼》中的那些村庄地点、那些劳动的场景、那些庄稼的气息,一下子就将自己的童年记忆全部调动起来,伴随着那些温暖、疼痛、孤独、忧伤和惆怅,整本书一口气读完,且意犹未尽。作者写他成长的村庄,写谷子、小麦、玉米、高粱、豆子、芝麻……这些都是喂养他长大的食物;写爷爷、爹娘、姐姐、嫂子、乡邻……这些滋养他成人的精神力量;他爱着他们(它们),实际上就是对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的讴歌,这是生命的根性。这样的写作是有根的写作,作者用极大的耐心和真实的情感呈现出黄河口这片土地的葳蕤繁茂。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省作协副主席孙书文表示,郭立泉写庄稼,与单纯的乡村生活的怀想不同,与久居城市的城里人对乡村生活的流于表面的赞美更是不同,是发自心底的一种怀想。“我无意美化特定年代农业的落后、虚化社会嬗变时期农村的巨变、诗化农民异常繁重的劳作。但我也不想遮蔽五谷天然的美丽和久远的善举。”在彼时彼地,作者在庄稼的生长中,见证了自己的生命力的蓬勃生长。此外,孙书文也指出,作者应有更强大的文学书写的自信。
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届客座研究员,苏州大学教授房伟也表示,“庄稼”在郭立泉的笔下各具风姿,拥有和人一样丰富的性格和情感。他在寻回一份自然化情感方式,追忆现代人不再熟稔的农村生活,怀念大地和庄稼带给人们最初的温饱和幸福感。通过亲身体验和细微观察,作者将乡间的野趣、庄稼的特性和人的经历结合起来,谱成了一曲动人的大地之歌。同时,在物质贫乏年代,庄稼收获的喜悦填补了庄稼人苦难的岁月,这也是现代人所失落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