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周刊 > 眼界周刊 > 正文

多出半日闲 能激活消费?

2020-4-2 9:46:29 来源:山东商报

        3月以来,浙江、江西以及甘肃陇南市相继推行2.5天假期制,这一话题迅速登上了热搜,引起舆论热议。

 

  被疫情“闷”了两个多月后,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加速“重启”中。然而“宅”生活的惯性以及复工后工作节奏加快,“出门”慢慢变成一种奢望。

 

  消费作为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如何重塑被疫情影响的消费信心,各地纷纷出手。这边送消费券、那边市长带头“下馆子”,种种探索之余“2.5天小长假”再度被推出。

 

  然而,“小长假”谁来休、如何休、能否推广、员工福利企业效益如何保障,这份“卷子”各地都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作答。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高建军

 

  以2.5天假期提振消费市场
  

 

  3月19日,江西省发布《关于打好“组合拳”提振旅游消费的通知》。江西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优化工作安排,今年二季度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周末外出休闲度假。弹性作息减少的工作时间,通过延长其他工作日时长调剂补回。

 

  浙江省则在印发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中提到:鼓励实施一周4.5天弹性工作制,支持有条件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甘肃陇南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陇南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消费稳增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为拉动消费,鼓励休假消费,每周星期五下午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完成工作任务,安排好值班人员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其余职工休假旅游。要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任何部门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取消或减少干部职工休假。

 

  据了解,疫情期间,消费市场遭受重创。以旅游业为例,不少民宿经营者已经连续40多天没有接到订单,餐饮行业只能选择关门歇业。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分别下降56%和15.5%,国内旅游收入分别下降69%和20.6%;预计全年同比减少旅游9.32亿人次,减收达1.18万亿元。

 

  众所周知,消费已经连续六年是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远大于投资和外贸。据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经济学博士胡麒牧介绍,之所以要促消费,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消费上确实有潜力,主动作为是有效果的,另一方面我们反复强调在全球经济环境恶化时,要立足内需才能增强抗风险能力。中国储蓄率相对较高,有钱去消费,另外前一季度在国内疫情影响下消费是被压抑的状态,所以刺激消费是正解。

 

  眼下疫情肆虐全球,出口受阻,倘若此时能够给予工作稳定且收入尚佳的群体更多假期,就可以适当释放部分消费,从而缓解国内部分企业的窘境。

 

  梳理这几份通知不难发现,鼓励居民出门、刺激消费是“2.5天假期”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比如:江西打出的“组合拳”包括景区门票优惠、发行消费券等内容。

 

  “2.5天休假”不仅可以增加居民自由支配的时间,使得出行安排更加灵活,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形成旅游“小长假”,也将进一步增加旅游目的地住宿、餐饮等方面的收入,真正延长消费链条,放大消费效能。

 

  休假的本质是回归工作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我国职工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特殊条件下从事劳动和有特殊情况,需要适当缩短工作时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5天假期”意味着一周工作4.5天,每周的工作时长变成了36小时。因此,这样的号召,让很多网友倍感兴奋,不少网友表示:“希望能推广到全国。”

 

  全球范围来看,经济发达国家的公民休假时间都比较长。

 

  比如德国:每周工作时长为26小时;按照一周工作5天来计算; 大概一天工作的时间是5.2个小时;再比如法国:法国公民的每周工作时长为28小时;按照一周5个工作日来计算,大概每天上班时间为5.6小时;英国相对多一点,每周上班时间为32小时;换算为每周5天,1天上班时间大概为6.4小时。

 

  事实上这种“超受欢迎”的工作制,并不是第一次出现。“2.5天休假制”过去5年也常被提及。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此后10多个省份包括江苏、河北、江西、安徽、福建、陕西、贵州和广东等在内,都提出过鼓励2.5天休假的意见。

 

  去年,江苏曾率先全国试点这种工作制,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的“一周休2.5天”是在保证每周40个小时工作时间的前提下,将周五下午的工作时间提前安排到其他工作日中,不是周五下午直接放假。

 

  今年江西也明确,弹性作息减少的工作时间,通过延长其他工作日时长调剂补回。甘肃陇南也强调,要合理安排疫情防控期间的值班补假。

 

  江西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解释,弹性作息实际上是一种“调休”形式,不是要缩短每周法定工作时间、周五下午直接安排放假。周五下午工作时间要安排到其他工作日中,使周五下午腾出来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

 

  可以说,设置和实施2.5天小长假就是回归工作的本质。奋进路上,劳逸结合,该加油时不硬熬,该休憩时不蛮干,才能更有活力,走得更远。

 

  2.5天假期是有条件的
  

 

  早已试水多年的2.5天小长假,为何落地难呢?纵观舆论热议,2.5天小长假,如何休假,谁来休假,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2.5天休假并非见者有份。江西省政策就言明“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周末外出休闲度假”;而浙江省的政策也强调支持“有条件的”;甘肃省陇南市政策更是直接指明是“行政事业单位”。显然,2.5天休假制的实行是有条件的。

 

  观察近期出台的这些政策,三地用词均为“鼓励”“引导”,而非“强制”。看得出“2.5天休假制”更多体现为一种政策信号。

 

  江西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弹性作息的要求是鼓励性和倡导性措施,并非强制性要求,也不是全省一刀切,各地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执行,具体的调休方式也是各单位决定。

 

  由于此次试行只是在今年二季度的三个月内,时间并不长,所以预计起带头作用的机关事业单位等有望率先受益。

 

  人民大学智能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说,三地推行周末2.5天假期是一种创新,须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如果不考虑交通拥堵问题,在整体消费层次较高、消费群体较为年轻的城市,这一手段是能起到刺激消费的效果的,并且夏天的刺激效果会更加明显。另外,在当前疫情的大背景下,如果社会生产生活并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或者说正常水平的70%,这一手段的效果就很难体现。因此,评价2.5天假期政策效果的关键点还在于要与实际发展态势相结合,做到精细化管理,而不能一刀切。

 

  对企业来说,由于政策明确“带薪休假”,因此“多放半天假”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姜女士是一名旅游从业者,她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面临困难,利润缩水,“哪个老板愿意给员工带薪休假,那样肯定会给企业增加负担。”

 

  “好不容易才复工,都在想怎么把前面两个月的损失挣回来,现在每月无端端多出两天休息,谁愿意?”一位浙江企业老板在社交媒体上感叹。

 

  拉动消费取决于居民消费能力
  

 

  一边拉长放假,一边狂撒消费券,理论上来说,如果真正践行2.5天假日制,确实可以刺激消费,拉动周边经济发展。但也有一个现实境况摆在眼前:政策要顺利落地,并非易事。

 

  姜女士介绍,往往企业经营效益好的时候,企业经营者招工会给予一些好的政策,可以尝试带薪休假;但企业效益不好时,经营者在用工方面会更加谨慎。

 

  “越是经济滑坡企业困难的时候,企业越不想用大量员工,那就是说,一名员工要承担更多工作量,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效益上去一些,才有钱给大家发工资,这个时候带薪休假,企业就更困难了。”

 

  而对于有些员工而言,当你休假了,工资就有可能减少了,刺激消费可能成为一道伪命题。

 

  另外有一点非常受网友们关注,即是此次三地出台的政策覆盖的人群也较为有限,可能会影响实施效果。拿旅游业来说,主要消费人群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刚刚退休有充裕的时间旅游。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认为,“放假”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将主要体现在家庭消费和服务性消费方面,促消费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拉动消费主要取决于居民消费能力,即居民收入,而非可能产生消费的时长。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就曾表示,三地相继推出鼓励2.5天假日制政策后,其他地方很有可能会跟进,但是效果未必会好。

 

  探索“2.5小长假”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值得称赞,但还需要做好更人性化的制度设计和更有效的政策保障,既要将政策明确细化,又要推出多种举措保障公众合法的休假权益。让这项福利公平地落实到更多劳动者身上考验着施政者的智慧和能力。

 

  媒体声音

 

  华西都市报:试行周末休2.5天为公众创造更多消费时间

 

  文章指出,消费尤其是旅游消费,一个前提就是“有钱有时间”。近段时间,各地为了鼓励消费,可以说是想尽办法、频频出招。有大发“消费券”的,有市长带头下馆子吃饭的,如今江西更是“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直言“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周末外出休闲度假”。理论上,此举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民众“没时间出游”的问题,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是可以期待的。

 

  文章认为,信心是一点点积累的,习惯是一点点改变的,“周末多半天假”也许不能立竿见影,但这至少是个重要的信号。其所提倡的生活方式,是有市场的。

 

  创造可供大众消费的“时间”,提供更多元、更有效的消费场景,丰富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品类,只有做好这些基础性工作,消费意愿、市场景气度的恢复,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四川在线:疫情之后试行“周末2.5天假”正当其时

 

  文章认为,目前,疫情基本达到控制,文化和旅游及餐饮等第三产业已陆续复工,可谓“百废待兴”。这时试行“周末2.5天假”,正值春暖花开外出踏青好时节,让民众在周末有更多的时间休闲娱乐,可以激发民众外出旅游、逛街购物、“下馆子”等消费热情,势必能刺激文化和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经济得以尽快恢复,此举于国于民都是利好。

 

  不过,天府评论也在文中指出:疫情之后试行“周末2.5天假”刺激消费,有助于恢复和发展地方经济,江西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而“周末2.5天假”不应该是少数人的福利,各地应在“周末2.5天假”原鼓励性政策的基础上,利用此次疫情后恢复当地经济的契机,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如给予减免税费等优惠措施。

 

  光明网:2.5天小长假,这回真要来了?

 

  文中指出,以假期促进旅游消费,不仅与经济有关,也与公众对休闲这一美好生活的追求相一致,内含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主旨。人们之所以努力工作,也正是为了能够享有轻松娱乐的闲暇时光。在家憋久了,也的确想外出赏花晒太阳。

 

  同时,文章提出一系列问题:政策初衷是好,但也有不少人表达了顾虑。比如规定“减少的工作时间,要通过延长其他工作日时长补回来”,那么要以何种方式来补?员工是否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相关单位和企业拿出合理方案,配套政策落地。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公平问题,保障各行各业弹性作息的权利。

 

  经济日报:“2.5天弹性作息”值得商榷

 

  文章指出:近年来,周末2.5天弹性作息的提法并不鲜见。这一方面是对劳动者休息权的重视,另一方面有利于破解旅游经济“平时吃不饱,旺季吃不消”的不对称现象。然而,劳动者要享受这项休息权,或需要从个人年假里扣除,或需要经过繁杂的申请程序。因此,出台了相关意见的地方,在执行上基本仍处于“纸上谈兵”阶段。

 

  上述文章认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除了学校尚未全面复课,大多数行业正在努力复工复产,要千方百计地把耽搁的时间“抢”回来。在这种情况下,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尽管其目的是提振旅游消费信心,促进旅游业全面复苏,支持文旅企业渡过难关,但仍值得商榷。此外,在个别地区以及个别行业,一些职工享受双休的合法权益仍未落到实处。因此,要实现周末2.5天弹性作息就更显得奢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