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作为济南市区衔接新旧动能转换区的前沿,为打造济南“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崭新的城市名片,展示济南历史悠久的文化,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了小清河水环境及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塑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宜游”的新形象。
据了解,小清河生态景观带改造提升工程西起睦里桃源节点,东至济广高速,主干长约24公里,河道两侧总长约48公里,改造提升面积约120万平方米。规划分为睦里桃源、康体养生、静享乐活、济泺风情、古济新貌和山水艺术6大风貌带。工程由济南城市投资集团投资,济南园林集团设计和施工。
“我们是从去年7月17日开工建设的,为了尽量满足施工期间广大市民游览小清河景观的需求,我们采取分段施工的办法,将48公里风貌带,根据现场情况分为若干段,集中力量按区域分段进行建设,建成一段,开放一段,目前全线改造提升工程已全部完工。”济南城市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此次开放小清河生态景观带六个各具特色的风貌段外,全长60公里的健身绿道也全新亮相,为济南市新增独具特色的最长沿河景观带和健身绿道。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五一正式开放,市民可通过“清河新貌”公共号,参与小清河风貌带健身绿道形象标识(LOGO)有奖征集活动。此外,也将组织五一健步走网络打卡活动,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小清河,游览小清河。
小清河六大风貌带总有一款合你口味
睦里桃源
西起睦里闸,东至济西编组站。在1.2公里河道的两岸,布置多处休闲节点,流畅的曲线和多种红色的搭配,使场地充满活力。
两岸的绿道在林中穿行,透水混凝土地面上装点着朵朵桃花,大小不一排布随机,十分自然,仿佛是随风飘落,引导着游人“寻找桃花源”。
这里是小清河的源头,也是小清河健身绿道的起点,此处设置的景观墙古朴而自然,介绍了小清河生态景观带的整体情况,健身绿道沿河贯通,连接起不同的城市风貌和滨河空间,从这里出发,两岸途经60公里返回到原点,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来这里打卡体验一下小清河健身绿道吧。
康体养生
西起西绕城高速,东至腊山河西路自然生态的河岸,幽静恬淡的竹林,是各种康体养生活动的好去处,比如太极,在这里打太极拳,不怕忘记招式,太极景观墙上就可以找到经典的招式和口诀,让人能全身心地融入这“天人合一”的境界中。
竹影婆娑,柳枝摇曳。穿梭于竹林绿道,行走在杉林栈道上,听林间鸟鸣闻路边花香,这便是告别尘世喧嚣、“康体养生”的好去处。
静享乐活
静享乐活段。西起腊山河西路,东至无影山北路。缤纷的色彩,为古老的河流注入了热情与活力; 高挑的廊架,让荫凉不再因南水北调箱涵上无法种植大树而缺席;开阔的场地,可以承载更多更有活力的全民运动。
南岸滨河健身绿道是利用原有道路改造而成,灰蓝色的健身绿道,特色十分鲜明。健身绿道的改造,克服了种种困难,全力保留了长势良好的大树,同时将路面改造得更加适于运动,能够满足漫步、慢跑等多种运动需求。
济泺风情
西起无影山北路,东至国棉一桥河岸在植物配置方面,重点对中下层开花灌木进行了梳理和补植,利用原有开花灌木,并进行补植,使开花灌木集中、组团式配置,强化赏花期时“百花齐放”的壮观效果;同时,考虑不同品种之间的花期衔接问题,真正达到“三季有花、次第盛开”的景观效果。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设计木结构中式水榭,提供绝佳的赏景视角,同时框景动物园段的优美景色,“你在水榭看风景,同时也是别人眼中的一道风景。”
灵动的河水不只存在于小清河中,也流淌到了健身绿道中。设计将南水北调箱涵不利于覆土种植的劣势演变为为开敞的活动场地,利用蓝色系彩色混凝土,巧妙地将“涟漪”元素运用到地面铺装中,并进一步演变为轻质遮阴廊架,实用而有特色。
古济新貌
西起历山北路,东至二坏东路。别看现在的黄台盐仓码头一派安宁景象,百年前,这里却是济南一处极其热闹的所在。由于小清河一路运来的海盐均要由济南转运,因此,黄台港就成了小清河东行的第一港,也是小清河沿线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如今的黄台港遗址,也就是盐仓码头,但在蓝天映衬下,仍然是闹市里一处难得的惬意风光。盐仓码头对岸设置了小清河盐运主题的景观墙和雕塑,介绍了小清河入海沿途经过的多个港口,以及小清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发展阶段,让游人能够更加细致地了解小清河,更加真实地感受小清河悠久历史。
航运路的西北角,改造前为小清河的清淤设施场地,面积约1.2公顷。改造后升级为板桥健身公园,增加了笼式足球场、篮球场等运动场地,成为了深受市民喜爱的全时段室外健身场所。
山水艺术
西起二坏东路,东至济广高速。此段河道水面开阔,北岸绿地位于南水北调箱涵上,视线开阔,景观通透,改造后增加休憩和观景空间,漫步于此感受小清河水面的开阔之美。
沿绿道增加的艺术廊架,贴合“山水艺术”主题,同时,给游人提供了遮风避雨的空间。廊架在横向取“山水”之形,纵向则强化了绿道的延伸感,廊架之内通过框景的手法,结合植物和景石展现园林意境。
此外北岸场地上增加了多处以篮球为主的运动场地,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极大地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史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