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人,指介绍买卖双方进行交易,并从中获取佣金的人,因此,经纪人与商人不同,他们没有资本,通过收取佣金过活。
子夏的弟子段干木,很可能是第一个有记载的经纪人。《吕氏春秋·尊师》记载:“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学于子夏。”驵(zǎng)本意是骏马、良马,继而引申为从事马匹交易的专业经纪人。从先秦开始,经纪人被称呼为驵,最早的经纪人很可能从事的是马匹一类大型牲口的交易中介活动。
先秦时代,马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与军事装备,马的产地主要在北方游牧民族活动区,远离中原,马的品质需要从牙口、产地、负载等多方面考量,这需要极为深厚的专业知识,而这类马匹经纪人往往为国君所重用,伯乐、九方皋、段干木、王良这些以相马为名的早期经纪人以“驵”的形式被记录在历史中。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汉朝时,经纪人也出现在了除马匹以外社会上多方面的交易中,也是从汉代开始,驵与侩并称,专指经纪人。《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子贷金钱千贯,节驵会。”这里的会同侩(kuài),如《汉书·货殖传》记载:“子贷金钱千贯,节驵侩。”颜师古为其作注,解释为“侩者,合会二家交易者也。驵者,其首率也。”驵侩也就成为撮合买卖成交从中获利的人的代称,侩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多。《后汉书·逸民传》中记载了王君公侩牛自隐,即做了牛类交易的经纪人。
晋朝对服饰有着严格的制度,晋的律令规定:“侩卖者,皆当着巾,白帖额,题所侩卖者及姓名,一足着黑履,一足着白履”,也就是说,晋朝的经纪人要将自己从事的经纪行业和姓名明白地告诉周围人,并且要穿黑白两色的鞋各一只。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侩逐渐代替了驵,成为经纪人的专指,东晋《搜神记》中有杨伯雍种玉蓝田的传奇故事,而杨伯雍“本以侩卖为业”。也许由于连年战乱的原因,魏晋南北朝关于驵侩的记载越来越少,而当职业经纪人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时,他们已经有了新的称呼:牙人。
隋唐结束了大分裂的乱世,迎来了盛唐的繁荣,经济再次发展,而经纪人也再现活力。但经纪人的称呼从驵侩到牙人的变化,已经颇不可考,有一种说法认为经纪人称互郎,即交互沟通、交互买卖的意思,但唐人书写时将互写为(hù),由此开始讹传为牙,一直沿用下来。
以传牙的这种说法尚无定论,但唐代经济的繁荣确实使经纪人行业见著史书,而其中最有名的经纪人便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旧唐书》记载,“(安禄山)解六番语,为互市牙郎……(史思明)又解六番语,与禄山同为互市牙郎。”可见,二人很可能也是在边境从事马匹交易的经纪人,后来通过语言优势从经纪人转变为职业军人,挑起安史之乱,使唐王朝由盛而衰。据公号“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