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解甲庄街道南水桃林村,一个有着美丽名字的村庄,也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桃花源”。
几年前,南水桃林村还是个缺产业、少人才、短资金的小乡村,如今已成为莱山区乡村振兴的样板村。从名不见经传到打响“南水桃林 世外桃源”品牌,小乡村如何变成“桃花源”?近日,记者走进绿水青山里寻找小乡村华丽转身的答案。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吴绍博
【众人拾柴】危中寻机改变苦日子
站在36米长的文化长廊前,南水桃林村党支部书记杨永良满脸笑容。这条今年投资30万元新建的文化长廊,就像一扇迎接四方来客的大门,展示着南水桃林的村居文化和特色风物。
退回几年前,这个景象是难以想象的。南水桃林东临围子山、西临辛安河,拥有土地面积3828亩,果园面积200亩,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都很优越。可多年来村里都是散户种植,村民们各忙各的,赚不了几个钱。赚不到钱自然留不住人,一半的耕地和果园都成了撂荒地,南水桃林人守着好山水,过的却是苦日子。
转机出现在2017年。这一年,烟台市先行先试,在全市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杨永良看到了希望。
他带着村两委班子去外地考察,从本地到外地“人家搞得好的村都去过”;他登门请教专家、挨家挨户发动党员群众参与;办合作社缺资金,他登门拜访诚恳邀请,拉来本地企业入股,村企联合搞管理。众人拾柴,这把火终于烧了起来。2017年,由村党支部牵头的“烟台市桃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南水桃林村成立了。
【产业振兴】南水桃林村“旺”了起来
产业的“火”兴了,乡村才能旺。
有了合作社,接下来就是找产业。南水桃林村有栽种大樱桃的天然优势,合作社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建设樱桃温室大棚。说干就干,合作社流转土地340亩种植大樱桃,农技专家请到村里,现代农业技术也引进了田间地头,统一购种、育苗、种植、管理、销售,南水桃林村的樱桃闯出了名号。
2018年,南水桃林村被评为“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示范村”。2019年,合作社又发展了南水苗圃项目,做起了樱桃苗木规模化供应的“生意”。“明年我们的樱桃产量能达到三四万斤,果更优质更好,大樱桃苗也能卖钱了!”杨永良指着不远处的樱桃大棚告诉我们。
让南水桃林村的产业链长起来,这是杨永良一直在琢磨的事,他想要让南水桃林村的绿水金山变成金山银山。
沿着指示路牌步入“溪谷小镇”,路两边停满了私家车,耳边传来热闹的笑声。这个集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于一体的项目2019年7月投入运营,已经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游“打卡地”。“合作社+乡村旅游”的新模式,拓展了大樱桃采摘、自驾游、徒步旅行等短期旅游项目,周末和节假日,平均每天都有三四百人来这里体验乡村的魅力。
【筑巢引凤】年轻人才返乡创业
人才兴,事业方兴。要干事,不能没有人,可南水桃林村缺的就是人。
早些年,村里的日子没指望,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谋出路,培养出的大学生也不愿意回村,都纷纷去外面找发展。有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就有了引凤还巢的平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家乡创业。
“80后”杨鹏飞就是南水桃林村走出的大学生。2017年,他从央企辞职后回到南水桃林村,担任合作社的经理。他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水桃林人,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必要性迫切性,发现了农村发展的广阔天地。”
杨鹏飞刚回来时,很多人都不理解,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咋又跑回了村里?但他就这样扎根在了村里、泡在了地里,埋头钻研技术,不仅自己成了“专家”,还带领合作社的村民掌握了技术,让大伙儿少走了不少弯路,村民对他很佩服。
从合作社成立到2019年底,流转村集体及村民土地300余亩,解决村民劳动力14人,每年为村民提供收入50万元,为村集体提供收入23万元。杨鹏飞说:“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带领村民把南水桃林村经济发展壮大,吸引更多的人返乡创业。”
绿水青山印证了杨鹏飞的选择,也让更多南水的孩子回到了家乡。让人才出得去、回得来,人才振兴为南水桃林村带来了源头活水,也为乡村发展集聚了续航力。
| 聚焦 |
孕育“文化南水”
离开溪谷小镇,杨永良带着我们到村里转转。
“这条路是新修的,村里的改水改厕也都做完了,咱村的厕所很干净,公厕就在大院里……”这一路,他“如数家珍”。
2014年,南水桃林村开始生态文明乡村治理,第一件事是在全村拆除旧猪圈,村民一开始不理解,后来看到村里越来越干净整洁,大家都挺满意。走在南水桃林村,路上有太阳能路灯,村里有网络高清探头,硬化路面干净整洁。2019年,投资260万元,对全村220户进行了改水改厕建设,彻底杜绝了污水直排问题,沿河沿路的3000多米彩色景观带,为乡村带来一抹动人的颜色。
坚守绿色发展底线,聚力生态保护,优化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美了村民的心,也让村庄有了勃勃生机。
生态振兴的样本,不仅在村容村貌,从特色民宿、餐饮到农事体验项目,“生态”也是南水桃林乡村旅游的最大特色。桃红、柳绿,水清的生态景观,还原了北方世外桃源的情景意境,本着打造北方流水淙淙、鸟语花香理想乡居样板村的目标,唤醒着齐鲁儿女“我的老家”乡愁记忆。当绿水青山孕育了金山银山,南水桃林人在努力让金山银山回报绿水青山。
我们的脚步停留在“桃林书院”,这个2019年建成的书院,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党性教育,是南水桃林村打造的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的研学基地,几天前,包括山东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在这里共同启动了乡村儒学讲堂。
“发展南水桃林村的文化事业,让传统文化在南水发扬光大,实现在胶东半岛打造一个儒家旅游村的目标。” 站在桃林书院,杨永良畅想的是宜业宜居宜游的“南水梦”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