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遇上”校园,科学课堂便不再是陌生的概念,学生们走出课堂,亲自探索学习,动手制作,既锻炼着动手能力,又学习了科学知识,校园里多彩的科技节属于每个学生;当科技“遇上”校园,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为教育改革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当科技“遇上”校园,家长们也迎来了“科技焦虑感”,有教师表示,家长应注意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理性对待。◎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校园多彩科技节
在参与中感受科技魅力
近日,在济南市青龙街小学的科技节上,一艘长3.7米、高0.6米的“青龙号”航空母舰吸引了师生们的目光,一艘艘船舰模型,一场场激烈的科学竞技比赛,让学生们直呼“希望这样的科技节活动越多越好”。
除了线下精彩纷呈的科技节,也有学校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举办科技节活动,济南市景山小学的科技节从今年3月一直持续到了今年10月,在线上,学生们画科幻画,进行科普微实验,提出各式各样的科技创意金点子,学生们不断挑战自我、乐在其中。开学复课后,学校又以“船承梦想,美丽远航”为主题举办科技节活动,大家通过查阅有关船舶设计、造型方面的资料和图片,理解钻研船的构造,进行船舶设计与制作,培养着学生们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董皓是济南育文中学专职的科技辅导员,从教已有13年了,近几年,学校举办了三次科技露营节,科技课堂走出了学校,走进了大自然,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自主探索学习。
科学课程融合式发展
培养方式更加全面
从教多年来,董皓也发现,现如今的科技创新教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董皓说,以前他和学生提到机器人时,学生们的眼神里满是新奇,但现在,许多人家里用的是扫地机器人,去餐厅吃饭会有机器人服务员上菜,当科技“走进”了学生们的生活,科技课堂也就不再是一堆冷冰冰的文字和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科技知识时,也就更加生活化、更有体验感,与此同时,这也带来了课程方面的调整。
“现在,许多学校都在做校本化的课程研究。”董皓告诉记者,近几年的科技教育,学校更加关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也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伴随着创客、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等理念的渗透,科学教育也呈现融合型的发展趋势,培养方式越来越全面,涵盖面也变得越来越广。
科学除了跨越学科界限,给教育带来机遇外,也重塑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提升着校园治理的现代化水平,黑科技“走进”校园,真正实现科技“未来感”到“亲切感”的跨越。
“黑科技”就在身边
为教育输入“新血液”
智慧课堂、智慧食堂......科技在校园中无处不在,不仅给师生提供了生活、学习上的便利,为教育赋能,输入“新血液”,而且也能节约资源,节能环保。
早在一年前,济南三中的食堂就实现了“刷脸吃饭”,学生的人脸就餐账户与家长的支付宝签约绑定后,学生们就可以无卡支付就餐,这就解决了很多学生忘带饭卡、余额盗刷等问题,而且家长们可以通过支付宝小程序实时了解孩子的就餐情况,成为了家校沟通的又一新渠道。
在济南新航实验外国语学校,“智慧黑板”覆盖率高达80%,学校后勤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智慧黑板的后台,输入相关数据还能够分析、整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智慧校园里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济南回民中学还利用自身优势建设光伏发电站,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一部分供学校使用,一部分有偿提供给国家电网,既节能又环保。
编程辅导课程受欢迎
科技教育校外也疯狂
充满科技感的校园和人气爆棚的校园科技节,也令家长们的“科技焦虑感”与日俱增,于是,少年编程班成了继奥数热之后的又一新事物。
“学少儿编程,能提高孩子的逻辑能力。”刘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六年级,学习少儿编程已经有1年多了,“很多小学生都在学编程,家长们也想多培养孩子的兴趣,发掘天赋,为以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做好准备。”但刘女士说,她并不清楚编程班具体教授的内容是什么,只觉得“学了总没坏处。”
对此,董皓认为,学习编程其实更像学习一门语言,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说,年龄越小,接受能力也越强,而且目前市面上的少儿编程班更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图形化的入门方式,其实就是让孩子们通过图形把逻辑结构组织起来,按照语法把程序编写出来。”董皓表示,少儿逻辑班的意义是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一味要求孩子学习难度较高的编程,孩子一旦有了畏难情绪,以后再学习时可能就不会学的那么深入了,所以,面对少儿编程班,家长们应理性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