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泽浩先生时刻把自己的思考与思绪深潜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以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责任感,焕发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艺术激情。在他的画笔之下,那些历史、那些先贤穿越千年来到你我身边,那欢喜、那悲愁、那伤感,声声入耳,笔笔灼心。他以深厚的人文情怀,以润物细无声之势,将历史的承传,文化的积淀,文脉的衔接,娓娓道来。
在《纪念辛弃疾诞生880周年——稼轩豪放·吴泽浩中国书画展》即将与大众见面之际,吴泽浩先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漫谈创作体会。◎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傅晓燕
记者:您在1983年创作出版的连环画《辛弃疾》至今依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喜爱。连环画盛行的那个年代,山东也有很多艺术家从事这个画种的创作,也有多位艺术家全国闻名。当时您创作这部连环画《辛弃疾》时,是怎样的情形?
吴泽浩:连环画作为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图文并茂的读物早已扎根在大众的心底,很多人是看连环画长大的。它用造型来展现绘画技巧,配上文字说明讲述故事发展始末。每本好的连环画都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给后人留下考证的烙印。
记得是在1982年,接到河北美术出版社的连环画《辛弃疾》创作邀请,当时我到济南工作也有14个年头了。十几年的生活和工作,也让我对济南的名仕和历史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在平时教学和创作中,也有一些表现辛弃疾生平的单幅人物画创作。接到创作任务之后,又通过史料的查阅和实地的探访,对辛弃疾的人生和经历又有了更深入地解析。连环画是传记性和普及性比较突出的一个画种,所以在创作时,采用的是白描的形式,100多幅画面,讲述一个完整的人物故事。因为前期准备充分,只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完成创作,1983年正式出版发行,大众好评不断,我也很欣慰。
记者:《辛弃疾》连环画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际据我们了解,您之后也画过很多辛弃疾的单幅作品,全国也有不少关于辛弃疾的书籍当中,采用了您的作品当做插图。
吴泽浩:《辛弃疾》是我一直装在心里的一个题材。记得2002年时,全国政协组织了一次晋京展,每个省邀请十位艺术家,每人创作10幅作品。我思考了很长时间,什么作品能展现山东的人文历史?第一直觉是要到泰安去寻找素材,那里有历史,有人物,有山川,有大的文化格局。后来送展的10幅作品,全部选用了泰山题材,其中有两幅内容是关于辛弃疾的,一幅是辛弃疾跟随耿京泰山起义,以半身雕塑感塑造一位英武青年将士。另外一幅是八尺斗方的辛弃疾醉卧松下,他的醉是淡淡愁绪的,随性但不随意。还有泰山松,杜甫在泰安、冯玉祥在泰安等作品一同在京展出时,受到华君武等老一辈艺术家们的赞赏。
记者:您这次展出辛弃疾书画系列作品的创作和构思过程是怎样的?
吴泽浩:在济南工作生活了50多年,这里的人文历史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我的血液当中,特别是代表婉约与豪放的“二安”,他们是中华文脉的代表性人物,也是我们创作中乐于表现,也是不可回避的题材。今年又是辛弃疾880周年诞辰,这样的历史节点也是激励我们创作的最佳时期。因此从去年开始,我就着手在准备这个系列作品。与当年100多幅连环画的创作不同,这次创作的画幅虽然不多,但是在内容的选择上,选取的都是比较重要的节点,此外还有一部分书法作品,串联起来可以让大家直观地了解辛弃疾跌宕的生平和不凡的时代意义。此次创作意在用中国画写意的表现形式,讲我心中的辛弃疾。
记者:据我们了解,您在创作辛弃疾书画系列作品的同时,也正在创作戚继光传组画。两部创作同时进行,有哪些体会?
吴泽浩:戚继光传系列组画于本月12日在烟台市蓬莱区戚继光纪念馆正式展出了。机缘巧合吧,两部创作同时创作,这也让我对两位历史人物的生平进行了对比。他们从人格、学识、为人处世、带兵的风格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归结就是精忠报国。历史上的名将们大都文采奇绝,不仅都写的一手好字,还能做诗词,而且比一般的文人气势更大。岳飞戎马生涯,一首“”满江红”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高度,戚继光也是将门之后,文武双全。辛弃疾自幼由祖父辛赞抚养,受到祖父的引导和启迪,加上目睹和身受的民族压迫,辛弃疾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反抗民族压迫的火种,生活与时代的历练让他展现出高超的诗词和军事才华。情感的浓烈、理念的执着,也成为辛词的一大特色。
这些历史人物之所以成为我们崇拜的对象,为后世所敬仰传颂,因为他们身上具有很多闪光的点,修养都是全面的,不能偏颇,不能粗糙,他们心灵是细腻的。不仅能够征战沙场,身先士卒,同时也能爱兵如子,以文字直抒性情。
记者:很多人对辛弃疾的了解多局限于诗词的修养,视其为豪放派代表之一,掩盖了他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和功绩。
吴泽浩:辛弃疾的友人们大多是当时的大儒,比如朱熹、陈亮等等。他们谈抱负、谈时局、谈诗词,他在这些文友中也体现出领袖的才能和气概。他有一篇收复失地的奏议《美芹十论》,深刻地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周密的攻守战略,激励赵慎重新北伐,“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辛弃疾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屡次挫败,这位满怀爱国热忱的英雄,没有闲散、消沉下去,《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他的脑际萦回着在梦中沙场点兵、跃马杀敌的壮烈情景。但那是他的青年时期,流光易逝,他此刻已经“可怜白发生”了。
我觉得辛弃疾是让人惋惜的,空悲切,大业未完,诗词的才华后来掩盖了他的军事才能。而戚继光保卫海防,修长城,功绩彪炳史册,他是完成时。
记者:辛弃疾1207年在江西上饶因病去世,上饶对辛弃疾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相对来说做得更全面一些。
吴泽浩:辛弃疾一生没有一首写济南的诗词,因为在他的内心,这里有他很心酸的记忆不可触及。辛弃疾去世之时,突然举剑大喊“杀贼!杀贼!”熠熠光彩的眼睛慢慢地闭上,剑在手中紧紧握着。“梦回吹角”,他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长眠了。我们对辛弃疾的研究还是不够全面,甚至包括对李清照的研究也是不够全面,虽然大家在词上认定她的高度,但是往往忽视她在金石学研究上的贡献。所以对历史人物要有更客观的认定和研究,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在二十几岁时,接到国家的任务,我们来到山东,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一名文化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优秀文化挖掘出来并传承下去,不辱使命,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