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服饰中的锦绣华夏

2020-11-12 10:55:06 来源:山东商报

  日前,一场“汉服”与“韩服”的争论在网上引发热议,起因为于正新剧中一张演员身着明朝汉服的剧照掀起网友对汉服的大讨论,随后,以中国历史研究院为代表的业内机构也发表了“衣冠文物,悉同中国”的史实性说明。热议的背后反映出网友对汉服的关注,而不论是从山东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还是央视新推出的《衣尚中国》节目中,都可以从实物展陈和专家解读的角度走近服饰中的锦绣华夏。◎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香色罗绣过肩蟒女长衫


  明代服饰沿用至后世及国外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以中华传统服饰为代表的东方服饰文化,在世界服饰文化的宝库中独树一帜。其中,上承周汉、下取唐宋的明代服饰更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日前,演员许凯发布了一张新剧《尚食》的剧照,照片中他身穿的传统服饰引发了网友关于“汉服”与“韩服”的争论。对于不少网友发出的“服装像古装韩剧造型”的评论,该剧制片人于正发文回应称,“这妥妥的明朝汉服,不能因为当时作为大明属国的高丽(之后被朱元璋赐名朝鲜,又称李氏朝鲜)沿用了,就说成‘韩服’。”


  从于正的回应中,明代服饰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这一观点也在业内研究机构的发文中得到肯定。11月4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官博发文,解读汉服与韩服的关联。“历史考察表明,古代韩国本没有自己的衣冠制度,根据明朝服饰进行改良,才形成了后来大家看到的古装韩剧中的服饰。”全文以“韩服”真相:“衣冠文物悉同中国”为题,从藩属之国——“衣冠制度,悉通乎中国”、明代对李氏朝鲜的赐服两大方面解读朝鲜传统文化中保留不少明式“遗迹”的原因。


  李氏朝鲜历经27代,共519年。李氏朝鲜与中国明清两代相始终,在近6个世纪里,尤其是明代,一直恪勤事大之礼,与中国保持密切的关系。“韩服形成于朝鲜李氏王朝,正对应于中国明朝时期。朝鲜皇族的服饰都是明朝天子赐予的,称为大明‘赐服’。”文章显示,在中国古代,衣冠服饰一向被视为一个国家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上下君臣等级礼制不可逾越的外在表现形式。宗主国对藩国赐给服饰表示安抚、恩宠和激励,使藩国更忠心地为宗主国服务。这种外交形式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明代在对外关系上也采用了这种形式,且相当频繁。明朝对朝鲜半岛赐服始于高丽时期。李氏朝鲜建立后,李成桂确立“袭大明衣冠,禁胡服”政策,为朝鲜服饰变革指明了方向。


  正因如此,韩服学习、借鉴了很多明朝服饰的特点。也就是说,李氏朝鲜本没有自己的衣冠制度,是根据明朝服饰进行改良,才形成了后来大家看到的古装韩剧中的服饰。李氏朝鲜以接受明朝的赐服为荣耀,接受大明正统的华夏服饰文化,其冠服制度、服饰礼仪几近大明,李氏朝鲜官员服饰、妇女礼服圆衫等都是模仿明朝服饰的。


  技术艺术的完美结合


  明朝服饰之所以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并频频出现在古装影视作品中,与其华美风格及文化体系分不开。在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中,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汉族王朝,其服饰既有对历代的继承,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明朝立国之初,朱元璋在制定安邦治国方略时,始终将服饰制度的确立作为巩固江山社稷的重要举措,从洪武元年下诏“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开始,服制制度经明太宗和世宗的补充与修订,方基本完善。


  明代官员服饰是明代服饰文化体系中礼文化的代表和典型,既上承汉、唐、宋、元服饰基本形制,又因时而变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突出了“见服能识官,识饰而知品”的特点。明代官员服饰主要包括文武官员朝服、祭服、公服、常服、忠静冠服和命妇服饰。明中期,天下安定,休养生息,万民同欢,歌舞升平,生活富足使宽仁行政成为人心所向,良工巧匠使华美奢侈成为服饰新潮。吉服便用于时令节日、寿诞、筵宴、婚礼等吉庆场合。大量运用提花、妆花、织金、刺绣等工艺技术的吉服,是当时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如在山东博物馆推出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中,大红色暗花纱方补圆领、香色麻飞鱼贴里就是明代服饰中的珍品,无论从风格和工艺上都别有特色。“明代服饰不可避免地吸收了元代的风格,带有少数民族的风格特色,身上有好多褶,适合元朝骑马民族的生活习惯,后来改叫飞鱼贴里。”山东博物馆书画部主任于芹介绍,飞鱼贴里不只是锦衣卫专属的服装,皇帝会把这种衣服赐给亲近的人和有功的大臣,或者允许其使用这种纹样以示恩宠。


  谈及明代服饰,目前山东博物馆馆藏的明代早期鲁荒王的常服袍亦不得不提,这是迄今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发现的保存较完整的明初亲王等级的常服袍。这件常服袍为妆金四团龙纹缎袍,圆领、右衽、窄袖,在前胸后背及双肩各织四团纹样相同的“龙戏火球”图案,升龙龙姿矫健,双目圆睁,须发上扬,龙爪刚健有力,于流云中戏火球。透过服饰的款式、色彩、工艺,依然可以感受到大明风华的宏美气度。


  历代传承织就锦绣中华


  其实,大明风华所呈现的中华服饰之美仅是一个方面,千年流变中传统汉服也在不同阶段传承、创新。从最开始的原始崇拜、实用功能到后来的礼乐等级,一直到对极致精细、美上加美的追求,织就了一曲宏美的锦绣华章。


  桑麻、霓裳、锦绣……有着“上冠之国,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千年传承中尽显文化底蕴与历史积淀。比如锦绣,凝聚了中国传统审美的极致作品,取灵感于世间万象,又用丝线装扮了万象世间,是中国人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不断到达又不断超越的巅峰。在日前播出的服饰文化节目《衣尚中国》中,就以探寻中华古代服饰文化渊源的方式,解读了锦绣之美背后的历史。


  节目中通过展现来自黄河流域、蜀地山间、江南水乡的锦绣故事,还原盛唐时期的锦绣之美。不论是定州丝帛行所呈现的天下第一丝绸基地黄河流域的盛大,还是蜀锦上织就的西域联珠纹等精美纹样,抑或是画绢之上的朴素淡雅,都是华夏服饰在传承中的一页篇章。而透过锦绣工艺和纹样的演变,也可找寻到中华服饰背后的文化基因。


  从距今五六千年黄河、长江流域的遗址中发现的最早的丝绸,到战国时期的狩猎纹绦,历经汉代丝织技术的大幅提高,唐代前后丝织技术又有了新的改进。以丝绸为代表的传统服饰从天上走到了人间,以接地气的方式贴近人们的生活。而后的宋辽时期,一些更加精美的图像绣于服饰和日用品上,成为了中外交流的“使者”。此外,节目展现了彼时出口到欧洲的太阳伞,伞上用刺绣勾勒出了花鸟、亭台楼阁等东方的审美情调和人文景观,以衣为媒,讲述着历史上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