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起打铁的炉火,为村民修理菜刀
自制二胡、改造缝纫机……肯钻研,爱动手,样样行。
张家的剪刀坏了,李家的菜刀钝了,王家的锅底漏了……都会送到他家里,他总是有求必应,不收取一分钱。
“只要还能动弹,我愿服务乡邻一辈子 !”
说这话的是莱芜市高庄街道上亓家峪村82岁的杨之申,虽说他已是八旬高龄,胡须花白,但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
过去的他,曾为莱芜战役支过前,修筑淮河大坝流过汗,宝成铁路建设立过三等功,就连济南黄河修复堤工程他都出过力受过表彰。后来,他当村支书,带头开垦荒山种果树。
由于上亓家峪村位于偏僻的深山,村民出趟山都不是容易的事,村里没有商店,更没有维修等服务性店铺。早年,走南闯北的杨之申,学到了许多本领,什么木工、铁匠、泥瓦匠、石匠、裁缝、理发、电焊等样样都能行。“大到盖房子、打家具,小到磨剪子、粘酒壶,他都会干”,杨之申的老伴喜滋滋地说。
“大爷,我这锄头坏了,帮我修修吧。”如今面对村民的求助,他总是有求必应,并不收取任何费用。其实,他家并不富裕,儿子双手残疾几乎失去了劳动能力,全家人靠喂养的几只羊、种的几棵果树的收入来生活,住的依然是破旧的石头老屋,院墙破败倒塌,而对比明显的是,周围邻居大都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新房。
“自己会干这些,能为乡亲们帮上点忙就很高兴了,哪能谈什么钱啊。”只要村民登门来找,他总是乐呵呵地接待,从不图回报收取过一分钱。可贵的是,老人这样坚守了一辈子。
现在,杨之申老人每天都闲不住,呆在他的老屋里拾拾掇掇、敲敲打打,“我年龄大了,很多活干不了了。”他说,“但只要身体还允许,我会一直为乡亲们服务下去。”
记者 吕廷川 摄影报道
$
兴致来了,操起自制的二胡拉上一段
$
村民登门请老人帮忙理发
$
珍藏着参加宝成铁路建设的纪念章
$
娴熟地操作缝纫机,用这台自己改造的缝纫机还教出了两名徒弟
$
八旬老人干起木工活来,依然身手灵活
$
敲敲打打,为邻居制作生铁烟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