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一提到胆囊结石,便会觉得这是成年人的“专属”,而实际上,胆囊结石患病有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小儿各年龄段都可发病。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中医科袁小雪介绍,儿童胆囊结石的患病率在0.1%~1.0%之间,可见发病率并不低。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荀杨
儿童胆囊结石症状不典型
胆囊结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发热、寒颤、黄疸。对于孩子来说,部分患儿是因为腹痛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进行胆囊B超检查时发现胆囊结石;有些没有明显的症状,在偶然查体时做胆囊B超发现了胆囊结石。袁小雪介绍,年龄和生理因素决定了小儿胆囊结石症状不典型,因为孩子表达不清,常易误诊,给患儿和家长造成很大的困扰。
孩子出现了胆囊结石应该怎么办呢?袁小雪建议,一定要去医院做一下全面的检查,在医生的综合考虑下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来进行治疗。对于药物性假性结石和偶然发现无症状胆囊结石患儿,可以定期观察和保守治疗;如保守治疗效果差或症状反复发作、症状严重,但胆功能良好,可优先选择保胆取石术,术后定期复查;对于胆囊炎症急性发作保守治疗不佳,合并胆囊功能差甚至坏疽穿孔或胆道畸形、感染、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儿,可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不吃早餐爱吃肉易患胆囊结石
为什么小孩会患结石?袁小雪介绍,首先是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不规律,会让胆囊里的胆汁缺乏规律刺激难以排出,容易出现过度浓缩、结晶,从而形成胆结石。现在很多孩子喜欢吃肉食等油腻食物,不喜欢吃蔬菜类清淡食物,这样的饮食结构容易引起儿童胆结石。其次,作息不规律会扰乱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同时也影响胆囊的收缩和胆汁的排出,胆汁黏稠度增高则更容易导致结石。还有些不爱运动、容易精神紧张、情绪不稳的孩子,胃肠道蠕动缓慢,不利于胆汁的正常排出,滞留于胆囊内浓缩变稠而形成结石。除此之外,溶血性贫血,长期慢性溶血使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增高形成胆囊结石。还有些药物可引起胆囊结石,如头孢曲松等。不过,这种结石属于假性结石。一般密度较高、质地均匀,很多呈泥沙样,多在停药后1-2周自行消失。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远离胆囊结石
对于胆囊结石的生活护理,袁小雪提醒,首先应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比如肥肉、油炸食品、黄油、蛋糕、起酥饼干、葱油饼、蛋黄、鱼籽、动物肝脏、奶酪等应该尽量不要食用。 炒素菜时也要注意少放油。同时应该增加全谷物、薯类等粗粮、绿叶蔬菜和菌菇类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中的膳食纤维也能帮助胆固醇类物质的排出。其次三餐规律,起居有时。许多儿童进入小学后由于学业压力大,三餐不规律,常常不吃早餐,夜间不能按时休息,又常加宵夜,导致夜间胆汁分泌过多聚积于胆囊。因此,要按时吃饭,三餐规律,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也能降低胆囊结石风险。最后就是要适量运动,保持良好情绪,这样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胆汁正常排出,避免胆汁过于黏稠增加结石风险。因此要保证小朋友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情,能有效预防胆囊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