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旨在倡导发挥家庭在防癌抗癌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家庭关爱的理念,推动以家庭为单位,成员间相互支持,共同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定期防癌体检,关爱陪伴患癌家人,促进家庭健康和谐,切实降低癌症带来的家庭负担和社会危害。◎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荀杨 孙淼
去年这10种癌症最高发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局部肿块,可分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生长比较缓慢,没有侵袭性或者侵袭性比较弱,很少从原发部位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去,对人体的危害较小。恶性肿瘤,俗称“癌症”,可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转移到其他组织和器官,其症状比较复杂,根据原发部位和侵犯部位不同,症状也不同,影响重要器官的功能从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山东省立医院肿瘤研究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姜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癌症已经上升成为危害国民生命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最新数据统计,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82万,结直肠癌56万,胃癌48万,乳腺癌42万,肝癌41万,食管癌32万,甲状腺癌22万,胰腺癌12万,前列腺癌12万,宫颈癌11万,这十种癌症占新发癌症数的78%。”
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前十的癌症分别为肺癌71万,肝癌39万,胃癌37万,食管癌30万,结直肠癌29万,胰腺癌12万,乳腺癌12万,神经系统癌症7万,白血病6万,宫颈癌6万,这十种癌症占癌症死亡总数的83%。在发病数量与死亡人数上,肺癌仍是当之无愧的“癌中之王”。
“大部分肿瘤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致癌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姜蕊强调,家庭生活是癌症风险产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和因素。研究表明,癌症的危险因素中约2/3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家庭成员拥有相同的遗传背景,且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养成共同的饮食、行为方式,如:饮食不合理、吸烟酗酒、装修污染、烹调油烟、不良卫生习惯、肥胖少动以及不好的家庭氛围等都和癌症的发生有关。
从“医患”变为“朋友”
“过去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家庭幸福、事业顺利,很多朋友都很羡慕我。2004年时,我偶然发现左侧乳房有肿块,后去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在乳腺癌切除术后,我又进行了放、化疗,每次复查结果都很好,本以为不会复发了。可就在2013年,我因为右侧股骨骨折就医时,又被确诊为乳腺癌骨转移。”回忆起9年前噩运再度降临的绝望,夏女士仍不免心有余悸。她告诉记者,在短暂的消沉后,在家人的支持、鼓励下,她再次选择坚强面对、相信科学,用平和的心态积极治疗。从发现骨转移到现在已经近10年,虽然期间多次出现病情反复,先后住院五十余次,接受过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抗肿瘤方案治疗,但是现在她的生活依旧精彩。
“这些年来,真的被省立医院肿瘤研究治疗中心的所有医护人员的专业与关爱感动到了,这世间最美的医患情谊不过如此!”同时,夏女士最希望跟大家分享的心得是:首先,一定要相信科学,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其次,千万不要丧失信心,医疗发展很快,治疗方案层出不穷,要对未来满怀希望;最后,抗癌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家人一起调整好心态共同面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们科室有很多是患癌十多年的老病友,其中很多人确诊时已是晚期。这些患者和我们携手抗癌一路同行,早已从医患变为了亲人。对医生来说,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每一个经他治疗的患者都好好的。”姜蕊表示,目前,肿瘤治疗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已经完全摆脱了二十年前放疗、化疗那种单一粗犷的治疗模式。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当今癌症治疗的五大支柱。在针对肿瘤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时,需要运用多种手段的“综合”“精准”诊疗。
“具体来说,手术是治疗恶性癌症的重要手段,也是基本手段,是治疗早期乃至于中期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某些早期肿瘤经手术切除可达到完全治好、长期存活的目的。化疗仍然是肿瘤治疗的重要基石。部分中期或者早期肿瘤患者,术后的辅助化疗对于延迟或者避免术后恶性肿瘤的复发都有重大意义;对于晚期患者,化疗可以控制肿瘤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因此,姜蕊提醒,尽管化疗有一定副作用,但也不是外界传言的那么恐怖,所以不必谈化疗色变,更不要因为担心化疗不良反应而放弃化疗。
据姜蕊介绍,早期的鼻咽癌、口咽癌、宫颈癌等肿瘤可以通过放疗治愈。部分术后患者需要局部放射治疗来避免术后复发。中晚期的很多肿瘤患者或一些因为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也可以通过放射得到很好的治疗。放疗技术近年来突飞猛进,目前大热的“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都属于放射线治疗的范围。
肿瘤治疗领域进展比较快的还有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肿瘤的生长需要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靶向药物对信号通路上的靶点进行精准打击从而杀灭肿瘤细胞。所以与传统化疗相比,靶向治疗疗效更确切。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以及基因检测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基因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物质来蒙蔽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的攻击,使得免疫细胞误认为癌细胞是正常细胞,从而导致肿瘤恶性增长。”姜蕊解释说,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让免疫细胞重新识别癌细胞,并对癌细胞发起攻击。免疫治疗药物上市不到10年,但是已经在很多瘤种,特别是对治疗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取得非常好的疗效。此外,其他新技术还包括微创介入治疗,可以在治疗和控制肿瘤的同时,保护患者的生理功能。微创介入治疗主要有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两种,具体采取哪一种,要根据具体疾病、病变位置和采取什么治疗原理来决定。
你是这些常见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吗?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我国民众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四百多万,推广癌症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姜蕊呼吁社会各界共同重视肿瘤的预防,倡导恶性肿瘤的预防和肿瘤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真正让民众免于忍受癌症带来的疾苦,也不再谈癌色变。
哪些人是肿瘤的高危人群,如何能起到预防效果?“当身体出现可能与癌症相关的危险信号时,应给予重视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姜蕊建议,不能完全依靠症状来早期发现癌症,要通过定期体检来发现肿瘤的蛛丝马迹。防癌体检专业性强,讲究个体化和有效性,应选择专业的体检单位进行,医生将根据个体年龄、既往检查结果等为体检人员选择合适的筛查项目及筛查间隔时间等。(详情见右图表)
6岁孩子腿疼竟是得了白血病
孩子的诞生、成长总是伴随着喜悦,充满着生机,人们期望他们与“癌症、肿瘤”绝缘,然而,走进医院的小儿血液肿瘤病房,会发现那里竟然有那么多“小光头”,不禁令人心痛,为什么孩子也会得这样的病?
6岁的阳阳(化名),平时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半个月来偶尔出现腿疼、腿上没劲,妈妈觉得是因为孩子在学校经常跑步,又是长身体的时候,可能会腿疼,没有太在意。1周过去了,阳阳的腿疼越来越明显,也不爱动弹,稍微运动就觉得累。紧接着阳阳出现发热,妈妈给他吃了感冒药后去当地诊所给予消炎药输液治疗,但体温仍然反反复复,皮肤上还出现了小皮疹,而且腿疼厉害的时候都不敢走路了,妈妈担心孩子真有什么事情,就带他去了当地医院,做了检查,腿关节的彩超看着像急性滑膜炎,不严重,但查血后发现非常有问题,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是明显减低的,大夫说孩子身上的小皮疹是出血点,建议赶紧去济南就诊。
妈妈带着阳阳来到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李府凭着丰富的经验,意识到孩子可能是肿瘤相关疾病,赶紧给阳阳查了个血常规及细胞形态,结果显示,让孩子这半个月来反复腿痛、发热、乏力的元凶竟然是白血病!妈妈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在她看来白血病是不治之症啊,而且患病过程非常痛苦,孩子还那么小,这可怎么办?李府告诉阳阳妈妈,现在医疗水平非常高,如果孩子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那么还是有很大的治好可能的。一听主任这么说,阳阳妈妈看到了希望。完善各项检查后证实,阳阳得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过全家的积极配合,现在孩子已经完成了第1疗程的化疗,腿也不疼了,血象也在逐渐恢复,经过评估,孩子身体里的肿瘤细胞就还剩一点了。
白血病占儿童肿瘤的三分之一以上
李府告诉记者,这是经常发生在血液肿瘤科门诊的病例,急性白血病主要就是以感染、贫血、出血、脏器浸润比如胳膊疼、腿疼、头痛等表现起病。阳阳的症状就非常典型,符合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孩子都好动,运动后的腿疼是非常常见的,迷惑了非常多的爸爸妈妈,甚至是医护人员,但腿疼不能缓解甚至越来越厉害,伴随着懒动、发热、精神不好,家长要重视起来。
白血病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了儿童肿瘤发病的三分之一以上。我国儿童白血病发病率约4-5个/10万,男性高于女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多见。儿童白血病中约90%以上为急性白血病。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每年新发白血病约1.5-2万人,每年在治总人数约在4.5万。
据李府介绍,在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儿童白血病通过以化疗为主的综合、规范治疗后,目前已经不再是“不治之症”,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年以上长期生存率可达80-85%以上,总体接近90%,已被认为是可以达到治愈目标的恶性肿瘤。据最近统计,血液肿瘤科5年的临床缓解率达90%以上。
据了解,儿童肿瘤与成人肿瘤的发病有较大的差别。常见的儿童肿瘤主要分为白血病和实体瘤两大类,实体瘤中比较常见的有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畸胎瘤等等。据国际儿童肿瘤学会调查显示:近10年来,儿童肿瘤发病率每年都以2.8%左右的速度增长,儿童肿瘤已成为仅次于意外伤害的第二大儿童死亡原因。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5万名儿童患上癌症,我国每年新增3-4万名儿童恶性肿瘤患者。儿童肿瘤的致病因素多为先天性,比较多的是胚胎性的肿瘤,一些基因突变由父母遗传或者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自发产生,最后逐步衍化形成肿瘤。在众多致癌因素中,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可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并不是绝对的,也没有任何科学实验能够证实。
儿童肿瘤整体治愈率远高于成人肿瘤
从目前总体的治疗效果来看,绝大部分的儿童肿瘤治疗效果比成人癌症好。部分疾病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整体的治愈生存率可以达到80%以上。此外如神经母细胞瘤,虽然常被称为“癌王”,但欧美发达国家中低危神经母细胞瘤的长期生存率高达85%以上,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的长期生存率也有40%-50%。据李府介绍,齐鲁儿童医院单中心中低危神经母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达90%,伴有骨髓骨骼转移的晚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3年总生存率可达50%。家长们一定记住,孩子得了肿瘤并不等于被判了死刑,不要轻易放弃,要听医生的建议再做下一步打算,治疗过程中也要保持信心。
儿童实体肿瘤,广义上讲是除了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液淋巴系统肿瘤以外的所有肿瘤。这些诊断和治疗过程都比较复杂,需要肿瘤内科、外科、病理科、超声科、影像科等多个学科的联合,从诊断初即依靠多学科会诊,共同完成。大多数儿童实体肿瘤具有生长特别快,发生转移早的特点,在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此时很难只依靠手术治疗,需要联合化疗、放疗或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治疗手段,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另外,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治疗结束后,需要跟踪随访他们的生长发育情况,这也需要多个学科共同完成。
化疗是儿童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虽然化疗后会出现骨髓抑制、厌食、恶心呕吐、脱发、肝肾功能损害等毒副作用,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等会缓解毒副反应。儿童对化疗的耐受性好,发生的毒副反应较成人小,恢复能力亦明显高于成年人。家长担心孩子受罪,对化疗“谈虎色变”的想法需要修正。
儿童恶性肿瘤的防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
据李府介绍,部分儿童肿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就存在,所以产前诊断是预防儿童肿瘤的第一道防线。一旦发现,应在宝宝出生后及时进行治疗。儿童肿瘤早期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较难早发现、早治疗,因此特别容易被忽视,但儿童恶性肿瘤的防治关键还是在于早期发现。
作为陪伴宝宝的家长就要承担起“守门人”的重责,应仔细观察孩子的各种异常表现,如出现“肚子胀”“食欲差”“消瘦”等,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切不可乱投医;其实,儿童腹壁薄,安静或者睡眠时易于触摸检查,家长的细心观察加上必要的警惕性,会使得患病的宝宝被更早的发现,得到及时的诊治。中国工程院院士、小儿外科资深特级专家、北京儿童医院张金哲教授为家长们总结出一套儿童肿瘤自查方法,家长们可以在给孩子洗澡时、哄孩子睡觉后,帮他做一个简单排查,详细方法扫码可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