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正式实施。《条例》用专章聚焦长期失能老年人的照护刚性需求,明确了老年照护需求评估、长期护理保险、养老服务补贴等基本制度内涵及要求,全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长期照护保障体系。
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两会上,长护险成为各界关注养老问题的热点。统一标准、完善制度化建设、加快立法……代表委员们献计出策,力促长护险制度形成和完善,助力我国养老体系补齐短板。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作为我国发力构建的新型养老体系重要一环,长护险已成功试点运行5年,其社会价值和影响力,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政策助力“第六险” 长护险试点49城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孙洁建议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多层次、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从顶层设计上规范长期护理保险运行机制,以立法形式来规范和管理长期护理保险的运行,辅之以完备的配套政策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陈晶莹则建议尽快制定专门的长护险法, 规范筹资模式、鉴定标准、公平等问题。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长护险对失能老人的价值和意义变得日益紧迫。“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道出无数失能人士家庭的压力。作为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制度,长护险自2016年开始试点,过去5年,平安养老险等机构积极参与,覆盖近1.2亿参保人。因此长护险也被称为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之后的社保"第六险"。
在上海,截至2020年6月,上海长护险试点共服务失能老人39.1万人。
在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江苏,已将2300多万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苏州、徐州等7个试点地区均建立了政府补助、医保统筹基金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机制。截至今年3月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消息显示,全国已有49个城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在提升参保对象养老生活质量、减轻子女负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多方联动保障老有所护
作为我国发力构建新型养老体系的重要一环,长护险的发展得到了政策多方面的支持和专业养老机构的积极响应。自2016年开始全国首批试点,众多保险公司响应号召,发挥保险资源特长,积极参与长护险经办,并涌现出一批特色长护险服务模式。
根据政府和保险公司在长护险经办中的角色定位,出现了以上海为特色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以苏州市委托管理、北京市海淀区风险保障型公私合作模式。从资金筹集方面,出现了长春、青岛、广州、苏州主要从职工或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划拨成立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同时政府予以补助,单位和个人无需另行缴费的单一筹资模式和以南通、承德等地多元化筹资模式。从长护保险运营支持角度,有政府委托经办和政府自办两种模式。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展长护险研究的保险公司,平安养老险曾联合外部高校共同研究美日德等发达国家长护险制度的经验和做法,参与了江苏、江西、四川等多地的长护险试点工作,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成功的管理模式得到多方关注。
在江苏南通,自2016年平安养老险成为南通长护险主承办商,结合南通本地特殊情况,平安养老险在南通市医保局的指导下,协同建设“五位一体”的居家护理服务体系,并牵头建立南通市照护保险服务中心,提供咨询受理、评估考核管理、上门服务推送、服务费用审核结算、稽核回访、照护经理队伍管理、定点服务机构管理等一系列服务,切实缓解了南通市失能群体及其家庭的照护负担。平稳运行5年来,长护险“南通模式”得到了国家人社部、医保局和专家学者的认可。
平安养老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甘为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长护险在我国是新型险种,没有先例可循。关键在于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路径,确保实现城市居民和农民都享受,确保城乡人群“全覆盖”;政府财政补助、个人缴费、医保统筹多渠道筹资,实现资金“多来源”;公立、民营的护理服务商均可参与,通过“社会化”手段满足多人群需求;服务频次、服务内容“可选择”,满足不同家庭的差异化需求。
据了解,经过近6年的锻炼,平安养老险已经打造出一支专业化经办队伍和支持体系。2021年初,平安养老险开赴河南,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对河南开封启动了失能评估工作。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数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失能老人将达9750万。平安养老险将继续配合国家做好长护险试点工作, 积极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关于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要求,进一步积累长护险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术,为下阶段开发纯风险的补充护理险奠定基础,为保障地方民生赋能,让老有所养,老有所护不再成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