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市民王女士用手机在某知名借贷APP上申请了一笔贷款,申请成功后王女士发现自己好像被“套路”了,她每月还款4594.22元,其中本金2978.26元,利息760元,保险费144元,服务费708元,“当时申请时跟我说的年利率是8.4%,现在一算,我的贷款成本远不止这个数。”
近几年来,包括百度、小米、360在内的国内知名企业都开始布局金融服务领域,并相继推出小额贷款手机借款软件,与银行推广的个人信用贷款相比,这些平台对外宣称的最大卖点是“贷款申请方便快捷、利息低”。进入三月份以后,在很多第三方投诉平台上,这些互联网贷款平台尤其是手机借贷APP却成为投诉重灾区,不少借款人有着跟王女士一样的经历:申请贷款并使用后才发现,贷款平台套路多,除了利息之外,还有服务费、手续费,提前还款更是要缴纳手续费。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冯云云
借款人投诉手机借款平台
看似低息实则“高利贷”
近两年来,除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外,很多机构上马个人小额贷款业务并推出小额贷款手机软件,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手机贷款APP包括捷信金融、有钱花、平安普惠、钱站、小米金融、360借条、拍拍贷等,整体来看这些平台的贷款额度在20万元或30万元以下,还款方式分3期、6期、12期,也有平台可分36期还款。
记者看到,此类借款平台公开宣传时最大的卖点是“贷款全程线上申请,无担保免抵押贷款,审批快,息费透明”。如小米贷款APP宣传称,在线申请最高可借款30万元,最快1分钟到账,日利率低至0.02%;360借条的卖点则是“500元起借,额度最高20万,现金款项秒速到账,偿还贷款息费低,日息费最低0.027%,贷款1000块每天最低只要2毛7。”
然而很多借款人却表示,当初被借款平台“低息”“放款速度快”宣传所吸引,直接办理了贷款,但是实际还款时发现宣传说的年化利率6%—8%早已不见,后续分期还款时要加上信息费、咨询费、服务费、保险等费用,有的累加已超过了24%,堪称“高利贷”。
借款人姜先生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发布投诉信息称,自己2020年1月通过宣传广告了解到小米贷款平台,“宣传说的利息低,日利率0.02%,结果注册借款后利率竟变成了0.65%。”
此外,还有借款人投诉度小满金融旗下有钱花APP“合同隐藏高额不合理收费”,据了解,该借款人于2019年5月20日借款57000元,借款期限为24期,每期还款金额为3355.87元,其中本金2328.26元,平台服务费419.52元,利息323.09元,担保费285元,“申请贷款的时候只知道有利息,后来才发现它的借款协议中体现了每期本金和利息,还隐藏了一份服务协议,并在协议下方不显眼之处写了高额的担保和服务费。”
暴力催收成投诉关键词
最近两周,在聚投诉、黑猫这些第三方投诉平台上,互联网金融平台投诉量激增,除了被投诉收取服务费、手续费等,“搭售保险”也多被借款人投诉。
此外,由于不少借款人疫情期间被隔离,资金链断掉,近段时间网络借贷平台暴力催收、骚扰借款人也成为被投诉的关键词。如在聚投诉平台上,关于360借条的投诉中,暴力催收、恐吓借款人是最常见的问题。
也有平台被借款人投诉“以贷款之名套取个人信息”。借款人宋先生表示,自己想在小米贷款APP上申请贷款,“各种学历、手机实名、社保认证后,授信3500元,我的征信没有任何问题,感觉是以贷款之名套取个人信息。”
提前还款需支付所有的服务费也是互联网借贷平台被诟病的一点。何先生在一第三方投诉平台称,自己在360借条APP贷款4100元,最后所有还款金额达到近5000元,多了将近五分之一的利息,提前还款所有利息也照收,“这个费用在借款时没有任何提示,我看了一下借款合同,也没有明确提前还款手续费,等到想提前还款的时候,才提示你需要额外支付3%的手续费,真的是很坑。”
随着通过互联网为个人提供小额现金贷款服务的机构快速增加,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曾于2017年在官网发布《关于网络小额现金贷款业务的风险提示》,提示中称根据该协会监测,有的小额现金贷款服务机构不具备放贷资质且存在以不实宣传吸引客户、暴力催收以及收取超高额利息及费用等问题,这种行为的蔓延容易在局部地区引发金融风险和社会问题,扰乱经济和社会秩序,提醒广大消费者应理性借贷、合理消费。
除了知名金融平台各种小额贷款套路被诟病外,还有诈骗团伙借平台贷款之名行诈骗之实,北京保监局日前发布金融诈骗“锦囊”称,部分老百姓收入减少,资金紧张,一些诈骗团伙开始趁火打劫,冒充各大知名金融平台,给用户授信数万额度,但要拿到这些额度,需要缴纳工本费、押金、解冻费等几百甚至上千元,很多消费者上当受骗,缴纳费用后再无音讯。
在此,山东商报·速豹新闻也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在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小额现金贷款时,评估自身还款能力,避免因过度负债造成征信污点和经济损失。
您在金融消费或者投资过程中,是否也遇到过此类陷阱或困惑?现在就可以反映给我们,针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本报将一一跟进调查、采访,了解实际情况并联合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省内各金融机构一起积极解决问题,努力做到“件件有答复”。
我们也将通过这些案例的报道,为广大消费者普及金融消费安全知识,引导金融消费者自发维权,通过合法程序理性解决金融消费争端,促进山东金融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1.电话维权
维权热线:0531——67753758、67753759
2.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爱财365”将您的消费难题或困惑后台留言给我们
3.电子邮箱
发送电子邮件至sdsb2006@sina.com。